未标题-1.jpg
个人养老金配套政策加速落地
2022-06-15 11:15:00  来源:南京日报  
1
听新闻

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掀开了个人养老金时代的大幕。仅仅相隔50余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印发《〈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宣传提纲》,要求相关部门、地区认真做好宣传解读工作。种种迹象表明,个人养老金相关配套政策有望加速落地。

记者获悉,面对个人养老金业务发展新机遇,包括银行、基金、保险在内的机构正摩拳擦掌、积极布局。业内人士预计,至2030年个人养老金或将迎来1万亿—3万亿增量资金。

补齐体系短板,退休后多一份收入

《宣传提纲》提出,我国努力构建以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以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为补充、与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相衔接的“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整体上看,第一支柱为基本养老保险。截至2021年底,参加人数达到10.3亿人,积累基金6万多亿元。第二支柱为企业年金、职业年金。截至2021年底,参加企业(职业)年金的职工7200多万人,积累基金近4.5万亿元。第三支柱为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此前没有全国统一的制度性安排,是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短板,有利于退休后能够再多一份收入,让老年生活更有保障、更有质量。

据了解,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账户制度。参加人通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建设的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建立本人的个人养老金账户。之后,参加人指定或者开立一个本人唯一的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用于个人养老金缴费、归集收益、支付,以及缴纳个人所得税,实行完全积累、封闭运行,其权益归参加人所有。

《宣传提纲》提出,参加人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等条件后,可以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领取个人养老金,并归集至本人社会保障卡。参加人死亡后,其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中的资产可以继承。此外,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内资金用于购买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由参加人自主选择。

抢抓获客先机,金融机构加速布局

中金公司发布的最新研报指出,相比《意见》,《宣传提纲》传递出诸多值得关注的增量政策信息。在制度定位上,养老个人账户是前两支柱的补充,“这或表明相比于其他养老账户保值需求较强,个人账户资金更偏向增值。”在账户开立上,由于个人账户唯一,且养老金账户独立于其他资金账户以便利管理,“商业银行作为开立最终落脚点,把握养老资金入口”。在投资范围上,个人养老金产品可在金融监管部门确定的名单内自由配置,“前期配套试点产品有更大概率纳入投资范围”。

事实上,近期银行、基金、保险等金融机构已经动起来了。其中,个人养老金账户的设计成为各家商业银行的打造重点。例如,中信银行推出“幸福+”养老账本,将实现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第三支柱养老资产的归集展示,为客户呈现一个跨周期、跨平台、跨资产类别的“养老账本”。兴业银行透露个人养老金账户相关业务准备已基本完成,工商银行也在积极推动养老金融智慧化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整合养老金融业务相关社保、年金、个人养老金、信贷、养老消费等业务数据。

与此同时,养老理财产品发行提速。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场共有20款养老理财产品,今年发行的产品多达16只。近期,多家基金公司发售目标日期基金,号称“基本能够满足70后到90后的养老投资需求”。该基金会在产品名称中设立一个“目标日期”(通常代表预计的退休年份),随着所设定目标日期的临近,投资目标逐渐从投资增值转向偏重当期收益,风险逐步降低。

为了抢抓获客先机,保险公司也在加速布局“第三支柱”个人养老业务,近期密集推出全新养老产品。

推进路径猜想,或迎万亿增量资金

在业内人士看来,个人养老金相关配套政策有望加速落地,圈内关于推进路径的猜想亦如火如荼。

《宣传提纲》提出,国家高度重视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制度建设,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给予支持。这也意味,投资者参加个人养老金,除了满足退休后的养老需求,也可以减少当期个人所得税缴纳。

中金公司分析师毛晴晴表示,第三支柱的目标人群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10.3亿人,参与门槛低、范围广,但预计实际享受税收优惠的主要为个税缴纳人群,而我国纳税人群基数较小。个人养老金税收优惠或将采用先免后缴的税收递延模式,不考虑其他财政补贴及优惠,以月收入1万元的人为例,全年税收优惠占税前收入比重仅1%,税收优惠力度较小。

此外,个人养老金缴费上限起步为每年12000元,在毛晴晴看来,对于缴纳个人养老金的主力人群而言,年缴费金额偏低。当然,养老金上限金额未来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适时逐步提高。

因此,个人养老金未来实际规模将取决于税收优惠力度、二三支柱能否转存等多方因素,这些都有待后续细则出炉。中金初步预计,至2030年个人养老金或将迎来1万亿—3万亿元增量资金。

“会否参与个人养老金计划,也与金融产品的多样性、收益率有关。”南京60后市民虞哲直言。

在6月8日召开的养老与基金研讨会上,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特聘教授董克用也表示,“不要指望个人养老金规模一下子就能冲上去,要有打持久战的耐心,慢慢地积累起来。”记者 江芬芬

标签:
责编:张静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