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南京1285个养老助餐点与未来社区食堂有啥不同?
2022-12-06 15:11:00  来源:扬子晚报  
1
听新闻

今年10月,国家住建部、民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社区食堂,试点两年。南京不是试点城市,但自2014年开始试点推广的社区助餐点,已经发展到1285家。它们与未来的社区食堂有哪些相似?还需要在那些方面扩容升级?记者近日多方采访相关部门和助餐机构的负责人。

“社区助餐点只要开门,我们就在这里解决吃饭问题。”昨天中午11:00,住在南京建邺区双闸街道新月社区的居民吴老先生和夫人,像往日一样来到落户社区的“迅捷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助餐点吃午饭,并带来几个餐盒,顺便把老两口晚上的饭菜也一并打好带回家。一大荤一小荤,一个蔬菜一个汤,两顿饭X2,他们刷助老卡一共花费40元。而其他社区居民来吃,每顿是14元。这样的社区养老助餐点,自2014年开始在几个社区试点,服务对象从最初政府托底的困难老人,到面向全市60周岁以上的老人开放。

助餐点外排队吃饭的老人

2019年,全市超500万人次在社区助餐

这些天,关于“今后要在城市普遍推广社区食堂”的说法,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影响。“如果社区有面向全体居民开放的食堂,我们可以省却采买和做饭时间了。”

那么,从社区养老助餐点到社区食堂,路有多远?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近日多方采访了相关部门和助餐机构的负责人等。

2014年,南京市民政局发布《关于开展助餐点项目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通过与市场餐饮企业合作或独立开展助餐服务的方式,为社区内的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记者采访南京市民政局相关部门了解到,因为解决了困难老人的吃饭刚需,在三年前,社区养老助餐点从开始一年几十万、上百万人次就餐,2019年当年有超过500万人次就餐,政府对高龄老人在助餐点就餐有一定的补贴,很多不符合补贴的居民,也会在方便时去助餐点就餐。记者从相关协会了解到,疫情发生后,以迄今最新数据为例,南京市今年元旦至6月22日,有90.35万人次在社区助餐点就餐,刷助老卡的老人有4.78万人次,也就是说,这些老人今年上半年平均每人在助餐点吃了18顿多。

养老助餐点不扩展经营,就入不敷出

“这些数据还包括上门送餐。”位于南京市建邺区吴侯街158号的迅捷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郭小迅透露,即便眼下疫情防控比较紧张的阶段,辖区周围依旧有不少老人在这里用餐或订餐上门。郭小迅透露,每天在助餐点吃饭的老人有60—70人,晚上也有10人左右。每天上门送餐达150—200份,其中包括给附近一些单位或学校送餐,也就是说,他们的服务已经从养老助餐点,拓展到了社会化服务。“没办法,要养员工,不做附加服务就只能亏损,辐射服务后勉强保本。”记者了解到,这个社区助餐点有两三个工作人员,午餐忙碌时还要增加一个人,3.5个人的工资就是1.8万元。她还不敢说上门送餐,是需要相关资质的。

建邺区迅捷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助餐点的午餐

助餐点开始为升级后社区食堂准备软硬件

在南京市尧化街道尧石二村,有一个充满“预见”眼光的助餐点,它作为2022年栖霞区人大民生实事项目,由中标的“栖霞区枫情关爱服务中心”来社区运营管理,其中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解决社区及周边独居空巢老人的就餐难问题,并针对社区其他群体发挥着社区食堂的作用。

“传统的助老午餐服务越来越难以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该中心负责人黄秀丽告诉记者,这几年社区人口结构发生变化,不少新市民加入,年轻人开始变多。他们平时生活和工作节奏快,渴望下班后可以在社区内享用到卫生、可口和便捷的助餐服务。他们今年将食堂扩容:120平方米空间里有操作区、配餐区、点餐区、结算区、就餐区、仓储区,除了满足用餐老年人的适老化餐桌椅等,已经考虑到今后针对全体居民服务。“保障公益服务同时,还能增收,保证可持续。”黄秀丽对社区食堂的“预见”还包括个性化定制配餐、智能预订服务等。“我们理解的社区食堂,既不能是纯公益性质的,更不能是纯商业性质的,养老助餐点的社会工作思路可以借鉴、延伸。”

在栖霞区枫情关爱服务中心助餐点外排队准备吃饭的老人

社区食堂面向全体市民,责任主体会更多

记者了解到,目前南京市尚没有在浙江等省市开始试点的社区食堂。“经过8年探索,南京现有1285个社区居家养老助餐点,面向包括162.9万户籍老人在内的所有老人服务。助餐点也多半是上面这类社会组织参与运营管理的、政府购买服务的公益食堂。”今年10月,国家住建部、民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社区食堂,试点两年。

那么,现在的养老助餐点与今后的社区食堂有啥区别?记者采访了南京市民政局相关处室的负责人。这位负责人介绍,所谓社区食堂,应该是面向所有市民的助餐点,包括现在的养老助餐点,“应该是服务人群范围更宽泛的机构,那将不仅仅是民政一家牵头管理和提供服务。”他认为,面向超过942.3万以上市民(包括常住人口),社区食堂不仅规模、数量、运营类型等都需要“提档升级”,与之配套的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如公安、市场监督管理、民政、财政,甚至交通运输部门等,也都将参与到对社区食堂的管理和监督中。

社区食堂的运营存在哪些环节,如何监管?长期关注并参与基层治理的江苏新高的律师事务所马广路律师认为,社区食堂是政策中“完整社区建设”方向的一部分,是未来社区服务保障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分析道:现在的养老助餐点多为公益服务,难以开展多种经营而较难长期存续;社会餐饮企业又是以盈利为主要目标,难以向市民提供平价保障服务。社区食堂的试点,或将由养老助餐服务机构联合社会餐饮企业共同参与,街道、民政、市场监督、卫生等政府相关部门提供政策扶持和监督保障,有望实现对托底人群的公益保障服务,也可以为普通市民提供特色餐饮服务,最终实现社会公益和市场运营的平衡。记者 董婉愉

标签:
责编:张静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