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2019年度鼓楼区志友工作总结表彰会热烈举行
2020-01-20 17:3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实习记者 刘博宇 记者 张静)1月19日下午两点,南京下关大厦机关礼堂暖意融融,大家共聚一堂举行“2019年度鼓楼区志友工作总结表彰会”,鼓楼区红十字会领导对三大片区志友大组长、小组长一年来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给予表彰。志友们相互交流一年来取得的成绩和遇到的困惑。

  在南京,这些登记逝世后捐献遗体器官的志愿者们被尊称为“志友”。2019年,鼓楼区新增“志友”261人,实现捐献51人,为医学事业发展、挽救器官衰竭患者等做出重要贡献。“宁愿医学院的学生在我们身上划上千刀,也不希望他们成为医生后,在病人身上动错一刀。”直白朴素的语言生动地体现了“志友”们对促进医学事业发展的奉献精神和对生命的尊重。

  参加今天表彰大会的来自北片区的倪桂琴告诉记者,她自1996年就加入了该协会。在她的带动下一家三口都光荣地成为了“志友”,其丈夫于2002年1月已实施遗体捐赠。

  倪桂琴表示,自己是偶然间从报纸新闻上接触到这一协会,当时对此深有感触,便写了一封信请求加入协会。协会随即批准了并寄给她一份表格,让她完善个人信息,最后要求家人签字同意方可。一开始她的女儿坚决不同意,倪桂琴不放弃,一直开导她女儿,软磨硬泡三个多月才让女儿理解这份光荣的事业并签字同意。不久,倪桂琴一家三口在她的引导和带领下均加入该协会。

  “遗体捐赠”是份光荣的事业,这是人在弥留之际给这个世界最后的一点温柔,造福着许多接受者,他们在捐献者的帮助下,生活重回正轨。如此伟大的决定往往得不到亲人的支持,倪桂琴正是其一。该协会的许多奉献者都顶着反对和不理解的压力,毅然决然地加入其中。这群“可爱”的人们受到大家的尊重和敬仰。

  鼓楼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南京“志友”协会的运行模式是由干事会、大组、小组等组成的网络化管理模式。平时的工作采取就近原则,如果有人想加入“志友”,电话咨询值班干事,值班干事会通知该咨询人家庭居住地所属大组,由大组长通知离咨询人最近的小组,由小组长帮助完成所有登记手续。

  “志友”协会小组长、大组长、干事会成员的手机常年24小时开机,如果有“志友”遇到困难,即便是半夜,都会第一时间处理;“志友”去世,他们安抚家属,通知遗体接受站,做好后续事宜。“志友”们之间涌动的是浓浓的亲情,不是家人胜似家人。

  鼓楼区红十字会燕丽萍副会长介绍到,为了让“志友”遗体捐献得到应有的尊重,提升捐献过程的庄严度和仪式感,市红十字会组建了“南京市红十字会遗体捐献关怀服务工作队”;从2018年起,每年的3月31日定为南京市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日。

  鼓楼区红十字会还出台了救助条例,对因大病或灾害导致生活困难的符合条件的志友给于一定的救助,给困难志友送去温暖,送去红十字会的关爱。辖区内的各大组、小组,也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把广大的志友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大家庭的温暖传递给每位志友。

  据悉,2017年,“南京市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林”入选首批“南京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佳教育实践创新案例”;2018年又确定了“南京市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日”,“志友”精神已经在南京生根开花,“志友”们的英名必将世代流芳。

标签:
责编:张静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