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民政局元月21日出台《南京养老服务人才“十百千万计划”》,计划十四五期间,市区养老护理员培训1万人次、经过培训上岗的新增3000人、培养领军养老服务组织机构负责人100名。让我们看看,它将对于眼下超过158万户籍老年人口的南京市有着怎样的影响?
现状:
6000名护理员:158万老人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从南京市民政部门的最新统计数据看到,目前南京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超过158万人,其中有20万人需要儿女家属及他人提供专业化照护。另据初步预测,“十四五”即2021—2025年间,南京常住老年人口每年还将新增5—8万人,也就是说到2025年南京市常住老年人口在190万左右,至少需要专业社区居家养老护理员3万名以上。然而目前现状是:不含兼职和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志愿者,全市目前养老服务专职从业人员在一万人左右,而其中经过培训、可以照护老人的专业护理员,只有6000人左右。记者获悉,不久前,南京市养老护理员斩获江苏技能状元大赛第一个养老护理项目冠军,值此契机,南京市政府主要领导专门批示:要提高养老护理从业人员的社会荣誉感,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技能培训,让更多的知识型、技能型、复合型养老护理人才涌现出来。
斩获江苏技能状元大赛第一个养老护理项目冠军的倪燕,是南京点将台社会福利院的护理员。她同时获得长三角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被授予“江苏技能状元”荣誉称号,享受省劳动模范待遇,列入“省333工程”培养对象,直接认定为“江苏工匠”,且获得10万元现金奖励。
记者了解到,从临床护士到资深养老护理员,再到“江苏工匠”,倪燕用了8年。可见,在养老护理专业领域,专业化程度和职业在岗时间的成本都较高,更何况,一个城市里,能有几个幸运的倪燕?
据南京市民政部门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养老服务专职从业人员10336名,另有居家养老兼职从业人员2167名、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志愿者2.28万名。
培训:
三年培训上万人次,能否满足需求?
记者了解到,目前南京市和各区每年对50%的养老从业人员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其中市级开展养老护理员中高级/技师、养老机构负责人、养老社工培训近3000人。“国办机构”南京市点将台社会福利院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是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和江苏省民政厅认定的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目前已培训学员近4000人,总体通过率超过95%。然而,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赶不上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和养老服务的需求,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职业资格:
养老护理员必须经过培训
201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了《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首次将养老护理员的职业行为规范化、标准化,将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五级/初级工、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二级/计师、一级/高级计师。
毕业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校康复专业的张可娟,现在是南京市城市老年服务中心的一名社工,她持有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颁发的养老护理员四级证书,且刚刚通过“三级工”的考核。《标准》对养老护理员并无学历要求,从技能方面,分为老年人照护基本知识、人际关系与沟通、安全卫生环境保护知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关于养老护理员的培训主要针对养老院、护理院等专业机构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而且考核标准要求严格。从社会需求来看,占居家养老主流的初级养老护理员极其缺失,而目前家政服务人员/钟点工普遍不具备养老护理员的初级技能。
南京市目前有上千家遍布于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组织,他们告诉记者,员工没有培训前就帮老人打扫卫生,量量血压,聊聊家常。培训后可以给老人按摩,讲一些专业知识了。那些居家养老站点日间照护床位的老人,都是能自理的,不能自理需要照护的家属不敢送来,因为不放心。从职业资格的《标准》看,养老护理员初级工、中级工的技能要求不高,经过简单培训后均能胜任。因此,开展社会普遍性的养老护理知识、技能培训,一方面可以减缓严老护理员人员的缺口,另一方面能够为中高级养老护理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广泛的人才基础。
护理员:
职业荣誉、待遇得不到重视
养老机构和居家服务组织向记者反映,老人对护理员的需求和要求越来越高,却只愿支付钟点工的工资标准,上门一小时往往还不足20元。护理员普遍反映工资待遇低、付出劳动却不被认可,心理压力大,很难坚持。
整理目前民政部门、社会服务机构、妇联等相关部门社会荣誉、奖项项目等涉及养老护理员的职业荣誉感、归属感的规范,记者发现,老龄化社会当下,大家对养老护理员这一职业的认同度不高,而针对养老护理员的职业保障、待遇相关举措普遍缺失。
长期关注基层养老的江苏新高的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马广路律师表示,目前财政补贴政策并没有针对养老护理行业的“痛点”——养老护理员既然作为社会重大需求的职业技能行业,一方面应当推广社会培训、扩大从业人员范围,另一方面需要为他们长期执业提供政策支持。如对开展社会培训的机构提供财政补贴、居住政策支持,对职业技能人员的落户、购房贷款等提供优惠政策,让养老护理行业的从业人员“留得住”、愿意长期从事该行业。
未来:
9年带病养老,呼唤护理员
据统计,我国失能失智老年人超过4000万人。按国际公认的3位失能老人配备1名护理人员的标准,我国养老护理人员需求量至少超千万。同时,到2050年,我国的人均预期寿命是77岁,而人均健康预期寿命是68.7岁。这意味着,老人们在生命的晚期,有9年时间是带病养老,独生子女政策后的空巢化、少子化,意味着老人需要陪伴和护理养老。据南京市民政部门预测,十四五期间,全市需要专业社区居家养老护理员超过3万人。在人才之外,记者也看到,第一代独生子女政策后的老人,在经济上并不富裕,他们多半还没有花钱购买服务的意识,以致目前政府和社会力量介入的居家养老服务中,除了政策补贴的助餐服务老人比较认账外,其余在助浴、助医、助急等服务,都是呼声高雨点小。因此,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护理制度就格外急迫。
如何针对养老护理行业的特定特点,针对性的开展技能培训、职业社会荣誉感,让社会广大群众接受养老护理员、让相关人员愿意从事养老护理员行业、“留的住”“有发展”,是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养老行业企事业单位需要重点思考的。
“不管怎样,市里已经把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到养老服务作的重点,有了点靶向治疗的感觉。”南京一位民营养老机构的负责人说。记者 董婉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