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社会救助一头连着党和政府的牵挂,一头连着困难群众的冷暖。
从困难群众对政府有哪些救助政策、如何申请救助难以全面了解,到救助政策“一键”清晰;从申请救助进“多扇门”、事项办理耗时长,到所有救助帮扶事项“一门受理”“一网通办”,办理时间缩短近一半;从陷入困境“不声不响”,到大数据识别“沉默”的少数,“政策找人”主动发现困难群众……短短1年多的时间里,宿迁社会救助工作发生了颠覆性改变。
改变的背后,是困难群众综合帮扶救助改革跑出的“宿迁速度”,是切实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的“宿迁力度”,是一心让困难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的“宿迁温度”。
快速度——
在全省率先构建四级救助经办网络
“我就跑了一趟,不用开证明,填写了授权委托书和申请表,事情就办好了,很感谢。”提及申请救助,家住宿迁市洋河新区仓集片区的成某娟说的最多的就是“感谢”二字。
成某娟的公公和丈夫这两年相继离世,目前她是家里唯一劳动力,且无固定工作,平时还要照顾两个孩子,生活上很困难。今年9月,成某娟来到宿迁市洋河新区仓集办事处政务服务中心,咨询低保等相关事项。如果按照过去的规定,她需要带上身份证、户口簿以及相关证明材料,跑部门填写申请表,然后需要层层审核和盖章,来回要跑不少次。
如今,宿迁四级救助组织网络让成某娟省心又省力。“现在不用来回跑。低保20多天就能办下来,加上小孩的助学金,每年总共能拿到两万多块钱。对我的帮助特别大。”成某娟感激地说。
破解困难群众多头办理、跑腿负担重等难题,去年以来,宿迁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解决相对贫困工作任务,对困难群众综合帮扶救助机制建设进行积极探索实践,启动困难群众综合帮扶救助改革,率先在全省构建市、县、乡、村四级救助经办网络。
在组织架构上,构建自上而下、纵向到底的市、县、乡、村四级救助经办网络。市、县(区)层面分别成立帮扶救助中心,统筹本区域内帮扶救助工作。乡镇(街道)层面,综合配备6-8名专职人员;村(社区)层面,依托现有的村级便民服务中心,设立帮扶救助服务站,并设置2-3个帮扶救助专员岗位,协助乡镇(街道)帮扶救助中心开展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民主评议等工作。
“四级均设立帮扶救助服务窗口,打破地域和户籍限制,困难群众可就近、就地申请救助。”宿迁市民政局副局长徐宝良介绍。
截至目前,市、县、乡帮扶救助中心和村级服务站全面完成设置并全部挂牌,1700余个经办服务窗口正式运行。帮扶救助领域首次建立了专门、专业的自上而下的全科社工队伍。去年以来,共受理、办理各类帮扶救助申请、咨询7.2万余次,将4654户困难群众纳入各类帮扶救助保障范畴。
有力度——
覆盖七十七万名帮扶救助对象的数据库基本建成
在宿迁,全市针对困难群体救助项目有38个,由21个部门负责实施。过去,各部门对“困难”界定的标准不统一,困难群众家庭经济状况核定的范围、方式以及退出的机制方面均存在差距,导致救助管理无法实现有效衔接。
为破解该难题,宿迁率先在全省出台救助对象认定办法,有效解决困难群众界定不精准问题,建立科学、全面、精准、统一的困难群众家庭经济状况核定体系。
“通过建立统一认定机制,家庭经济状况核定采用一个体系、一个标准、一个流程,并统一由各级帮扶救助中心完成,为各相关部门提供权威性核定数据,实现了困难群众识别‘一把尺子’量到底。”徐宝良说。
与此同时,人为干扰多、信息获取难、信息数据不共享等一系列帮扶救助的 “难点”“痛点”,随着宿迁帮扶救助信息平台的上线,迎刃而解。
该平台横向覆盖21个有帮扶救助事项的部门,纵向实现市、县、乡、村四级窗口一网通用,实现帮扶救助事项统一办理、经济状况统一核定、信息数据一网共享,实现所有救助事项在同一个系统中的闭环流转。同时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动态管理预警、综合研判预警和急难情况预警等,构建起一张科技支撑、大数据联结的民生“兜底网”。
宿迁不仅实现帮扶救助事项“一网办”,同步实现信息数据“一网通”。目前,低保、特困供养人员、监测对象(低收入对象)、困境儿童、困难职工、临时救助对象6类基础保障对象实现一库管理,住房、医疗、教育、就业等救助数据实现即时共享,覆盖77万名各类帮扶救助对象的数据库基本建成,所有部门均可根据需求实时查询各类救助对象基本情况,有效提升了数据共享的时效。此外,当影响救助的关键数据发生变动,可实现多部门信息同时变更,既不错救、也不漏救。
“通过统筹21个部门的38个救助事项流程,宿迁将办理工作流程统一固化为‘申请—审核—认定研判—确认’,困难群众仅需提供‘一证一书一表’(身份证、签订核对授权委托书、申请表)即可申请救助。”徐宝良说。
显温度——
“政策找人”主动发现困难群众
“谢谢你们,感谢党。”当收到5000元临时救助款时,家住泗洪县魏营镇陈冲居委会的陈某洪92岁母亲这样说。
陈某洪妻子因病亡故,母亲年事已高,儿子暂未就业。今年初,陈某洪意外受伤,伤势较重住院,支付部分医药费后再也无法承担医疗费用支出。陈冲居委会帮扶救助服务站人员了解情况后,及时向镇里反映,镇帮扶救助中心立即安排工作人员到陈某洪所在医院病房了解详细情况。在初步研判符合紧急临时救助要求后,立即向上申请,县民政局线上予以研判、确认,给予陈某洪5000元紧急临时救助,为及时救治提供了很大帮助。
把救助服务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困难家庭,把救助政策主动送到居民家中,把救助服务做到百姓开口之前。对陈某洪的紧急临时救助,是宿迁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政策找人”主动救助的一个缩影。
推动社会救助由“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在锻造专业化队伍的同时,宿迁实施线上申请救助服务,进一步强化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不断提升救助的效能和温度。
困难群众可以登录江苏政务服务网、“宿迁民政”微信公众号、扫“宿助码”,随时随地进行自主申报。同时,可以实时查询帮扶救助进展情况、各类帮扶救助政策要求,进行在线互动咨询,也可一键查询正在享受的政策保障类型。
申请救助“触手可及”,办理救助事项“一门受理”,困难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升。当前,宿迁以6类基础保障对象为主体、各类专项救助制度协同发力、社会专业力量共同参与的救助帮扶新格局基本形成,困难群众进一扇门即可申请所有帮扶救助事项,符合条件的“一次申请、全量覆盖”,各类帮扶救助事项办理时间缩短近一半,困难群众的获得感越发“沉甸甸”。(记者 武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