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社区康复是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关系到残疾人的生活质量。栖霞区残联以社区康复服务示范点建设为契机,坚持在标准化建设、常态化运营、精准化服务上下功夫,通过“工作考核+资源整合+体系融和”,畅通残疾人社区康复“最后一百米”。
运用考核杠杆,释放创建动能
为做好改造提升工作,栖霞区残联于3月中旬召开专题布置会,将康复示范点建设列入街道年度考核目标,并自我加压,要求年底前每个街道参照建设标准,各建成1个社区康复服务示范点。5月,在全市率先出台《南京市栖霞区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站绩效考评办法(试行)》,以年度考核、奖励兑现的方式对康复示范点的常态化运营和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组织召开全区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点建设工作现场会和残疾人社区康复指导员、协调员培训班,进一步推进示范点改造提升工作。
资源整合共享,融合融入发展
区残联按照康复示范点建设“融入残疾人之家,融入社区卫生中心、融入居家养老中心”的原则,以需求为导向,探索医养康一体化融合发展路径及模式。
燕子矶社区康复示范点以“残疾人之家”康复室为基础,实现医疗、养老资源功能叠加,真正体现出医养康一体化融合发展,为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提供共融共建共享路径。
尧林仙居残疾人社区康复站以社区养老服务站点为依托,整合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阁、残疾人康复室等资源,打造多功能社区为老助残服务体,实现了民生服务资源的有效整合。
健全完善体系,凸显服务效能
社区康复示范点要实现常态化服务,需要专业的康复人才团队做支撑。自2015年开始,区残联采取政府购买康复服务的方式,与专业康复服务机构“爱乐思”合作,为残疾人提供站点和上门康复服务,截至2020年共投入资金408.659万元,累计站点康复1085人,上门居家康复678人,开展残疾预防、康复宣传500多场次,康复显效率达到99.8%以上。联合区卫健委将“残疾人家庭医生工作室”设在社区康复站点,为重度残疾人定制个性化服务包,完成签约2390人次。街道、社区党员利用党员活动日,积极开展“助残微心愿”等爱心公益活动,成立“党建助残联盟”,募集物资79万余元更好地促进残疾人社区服务创新发展。经过服务模式的重构与探索,逐步形成了以“区康复指导中心为依托、社区康复为基础、机构康复为支撑、居家康复为补充”的“四位一体”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