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启东这个“家”,点亮残疾人美好生活的希望
2022-08-09 17:15: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夏日的艳阳透过窗户照进南通启东市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向着阳光,14名轻度智力残疾人和病情稳定的精神残疾人正在专心做手工。他们的脸上少了一分自卑,多了一分笑容。

启东市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位于启东市汇龙镇永阳集镇永阳街,今年3月1日正式运营。“让这个新'家’重新点亮他们生活的希望。”这是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院长倪海英秉持的信念。

家住近海镇川流港村的小兰(化名)是一名精神三级残疾人,也是一个失独妈妈。在小兰最绝望的时候,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像一缕阳光照亮了她原本黯淡的生活。

5月初,小兰踏进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面对陌生的环境和护理人员,她在心里筑起了一道自我保护的壁垒。“刚来那会儿,她整天低着头,不说话,缺乏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倪海英说,“我们每天和她谈心,把她当作家人,细心照顾她的生活起居。”慢慢地,小兰逐渐敞开了心扉,愿意开口简单地回答护理人员的问题,笑容变多了,也有了生活自理的能力,甚至愿意让护理人员搂着她。这样的转变让倪海英既惊喜又欣慰。

前些日子,小兰的姐姐前来探望她,工作人员带着小兰走进接待室,问她:“这是你的谁?”小兰说:“姐姐。”简简单单两个字,让小兰的姐姐激动了好久。小兰的孩子出生几个月就夭折了,自此,姐姐再也没听到她开口说话,“没想到在这里住了短短2个月,她居然愿意与人交流了。"姐姐噙着泪水不停向护理人员道谢,“是你们创造了奇迹。”

生存很难,但希望永存。小兰只是入住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的精神残疾人的一个缩影。院长倪海英原本从事居家养老服务,如今要照顾一群精神和智力残疾的群体,“照顾对象的特殊性之前带给我的是未知和畏惧,如今带给我更多的是欣慰和自豪。”

18岁的小天(化名)是一名智力二级残疾人。5月初刚来的时候因为陌生,十分抗拒与工作人员肢体接触,“当时一碰到他的手指,他就会立刻缩回。”倪海英回忆,那时小天整宿不睡觉,护理人员耐着性子陪着他聊天,“如今他已放下戒备,一见到我们就笑。”

你叫我什么?”“师父!”这是倪海英新收的徒弟小建(化名),看着小建神采奕奕的模样,很难想象他是一名精神二级残疾人。“你看,他的发型是我设计的,我手把手教他如何剪,让他帮着室友理发。刚来的时候,他们都蓬头垢面,在护理人员的照顾下,现在都清爽、干净,也变得更乐观、更积极了。”看着小建把被子叠得整整齐齐,倪海英竖起大拇指,小建的嘴角扬起了笑容。

英姐、姐姐、师父……这些都是患者对倪海英的称呼,“我们每个护理人员都把他们当成家人,尽力为他们撑起一片希望的蓝天,就盼着这些'孩子’能重新带着自信回归社会,热情拥抱阳光。”

启东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曹健介绍,在全省,这样集中托养智力和精神残疾人的寄宿制托养服务中心极少。启东市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主要开展寄宿制托养、日间照料、辅助性就业等服务,内设理疗室、阅览室、康复室等,设有60张床位,可同时为60名残疾人提供全方位、个性化、规范化的系统服务。中心一楼还设立了残疾人之家,“千方百计帮助他们康复,帮他们重启精彩生活的同时,也让他们靠自己的劳动实现人生价值。”曹健表示。

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这个新“家”,让一群原本对生活失去信心的人重新燃起希望,努力开启人生新篇章。

标签:
责编:浦琼月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