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江阴市残联:齐心协力谋发展 携手奋进再出发
2021-08-18 15:3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 江阴现有各类残疾人口7.6万,占全市户籍人口6.4%,其中持证残疾人2.7万。“十三五”期间,在江阴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残联的关心指导下,市残联团结带领广大残疾人,忠实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以服务残疾人为中心,江阴残疾人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残疾人工作取得喜人成绩,较好完成《江阴市残疾人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各项目标任务,获得省级以上荣誉5项(2017年“十二五”江苏省残疾人工作先进县市区、2018年度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优秀单位、2019年公益助残项目推进奖、2019年全省残联系统创新创优项目、省3A级数字档案室评估单位)、无锡级荣誉6项。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1、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落实“两项补贴”政策,协调出台“两项补贴”文件。“十三五”期间,全市“两项补贴”对象年均近两万人,核发无业重残救助981人、560万元,为687名无业三、四级精神、智力残疾人救助金80.65万元;托养服务补贴1732人、1465万元;发放困难残疾人一次性生活救助金7346人次,共计734.6万元;为自主创业、个体和灵活就业人员发放455万余元社保补贴,惠及残疾人6989人次;为残疾人学生和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发放助学金350人次103.6万元。建立残疾人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新模式,引进保险经纪服务公司,进一步提升残疾人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水平,保险年度惠残近358万元。落实残疾人免费公交政策,进一步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实现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残疾人免费公交卡累计申领15600张,年度财政补贴超120万元。

2、就业状况提质增效。加大残疾人就业培训和创业实训工作力度,落实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辅助性就业等多种就业政策,建设“残疾人之家”服务平台,做好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就失业情况调查工作,为残疾人提供多方位的就业服务。截至目前,江阴市就业年龄段持证残疾人1.2万人,有就业意愿的残疾人超7000人,其中6360人实现就业(按比例就业3398人、集中就业1174人),就业率90%以上。“十三五”期间,新安置残疾人就业711人;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38人、发放补贴17万元;投入187万元为673名残疾人提供了免费技能培训;全市建成“残疾人之家”40家,服务残疾人537人,发放机构运行补贴等各类经费共计982万元;保障金累计征收27095万元;发放满比例补贴、超比例奖励550余万元。

3、康复服务精准扩面。出台《江阴市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实施方案》,出台全市中小学生开展脊柱侧凸筛查和干预服务政策,康复服务日趋精准化、个性化。元林康复医院挂牌运营,澄江康复医院与北京英智医院成功合作;市福利院儿童康教功能改造完成启用;金钥匙儿童启智教育中心顺利搬迁,集专业康复医院、社会康教机构、社区康复站点于一体的康复服务平台体系基本构建。完成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1338人次,7-14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515人次;白内障复明手术救助2.2万例;盲人定向行走训练351人次;贫困精神病人服药救助2423人次,住院救助1368人次;就业年龄段中风偏瘫患者康复救助280人次;14岁以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救助10例;适配辅助器具4190件(套)、假肢矫形器404例、助听器592件;家庭无障碍改造200户;换发第二代残疾人证16507人,核发新残疾人证6886张,为全市中小学生开展脊柱侧凸项目的筛查和康复服务35万人次,新建康复服务档案6886份(共计建立康复服务档案2.8万份);新建康复站点13个;南闸街道残疾人之家、青阳镇毓秀社区残疾人之家通过江苏省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点建设评估,城东街道长山社区残疾人之家通过无锡市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点建设评估。

4、教育帮扶深化完善。坚持特殊教育和融合教育相结合,确保残疾少年儿童义务教育普及率、盲童入学率。目前,该市义务教育年龄段内残疾学生有380人,其中,110人随班就读,158人在市特殊教育中心校就读,112人享受送教上门服务,基本做到残疾义务教育全覆盖。目前,已有34所幼儿园、小学、初中、中专等学校建成融合教育资源教室,“十三五”期间预计完成54所学校。加大高中及以上阶段残疾人学生教育扶持力度,残疾学生资助奖励率政策落实率均达100%。

5、文体宣传精彩纷呈。积极投身“文明城市”创建。引导优秀残疾人代表成立“生命的力量”残疾人励志宣讲团,累计开展宣讲150场。挖掘培育文体人才。按标准建设江阴市残疾人文体艺展能中心,每年组织“全国助残日”系列活动20余场。开展残疾人文体项目培训、竞技项目集训和群众性文体活动,组织特殊学生运动会,开设冰壶、飞镖、象棋、乒乓等运动项目。创新文化服务品牌。开展“残健共融,欢乐舞台”送文化进“残疾人之家”系列活动,基本做到镇街道全覆盖,累计送文化进“残疾人之家”12场次,惠及残疾人和社区群众1400人以上。体育赛事硕果累累。“十三五”期间,江阴市残疾人运动员在无锡市、江苏省及全国体育竞技中共获奖牌133枚,其中,国际残奥会金牌1枚、银牌1枚。宣传活动成绩显著。2019年,江阴残联版快闪《我和我的祖国》在“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刊载;2020年,江阴残联《爱的阳兴》MV、暖心政策托起残疾人“幸福梦”等信息在“学习强国”无锡学习平台刊载,云亭街道探索“党建+助残”新模式登上消费日报,毓秀社区助推残疾人走出困境入选江南晚报微博平台。

6、发展氛围蒸蒸日上。社会助残氛围更加浓厚。“关爱残疾人、助残服务项目基金”一日捐、江阴贫困残疾人洗澡梦项目99公益日配捐、“为爱编织、针情助残”、残疾人励志宣讲等公益助残活动和项目小有收获,其中,自强残疾人典型刘文清获评“江阴好人”“江苏好人”“中国好人”。社会环境更加友好。大力推动残疾人社会环境无障碍建设,盲道改造近30公里,落实省下达该市与睢宁县、延川县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援助经费共计30万元;援助延川县困难残疾人100辆轮椅。权益维护更有保障。大力加强维权服务,制定残疾人法律顾问制度,创新“五个一”心语法律助残志愿服务。“十三五”期间,处理残疾人来电来信来访和12345政务服务热线转办件共计800余件,着力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和合理诉求,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7、党建引领凝心聚力。全面推进“党建+助残”品牌。27家残疾人服务机构推进党建助残示范点建设,11个“残疾人之家”挂牌“暨阳红”先锋阵地服务点、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深入开展主题教育。贯彻落实省残联“学听跟”活动的精神,认真组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党建带群建,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完成残联支部换届选举。强化队伍建设。深入开展调研,高质量完成残疾人需求服务信息动态更新调查和残疾人家庭收入入户调查。加强党的领导和组织建设。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残疾人事业放在突出位置,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实事紧抓不放,按时召开市残联第六次代表大会,定期召开主席团及残工委会议,支持推进市残联承接省残疾人事业现代化改革试点工作;残工委各成员单位、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为残疾人工作生活提供服务,残疾人事业发展基础扎实。

二、创新特色

1、残疾人事业现代化改革。2019年,江阴被江苏省残联列为省残疾人事业现代化改革试点单位,是全省8个试点改革中唯一一个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大力推进省残疾人事业现代化改革试点任务,确立健全完善组织体系、政策体系、信息体系、平台体系、项目体系、生态体系和建立残疾人事业现代化指标体系的“6+1”的改革目标任务及30项具体工作举措。改革推进过程得到了省、无锡市残联和江阴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省残联专门对改革工作给予肯定。残疾人事业现代化建设基本实现高起点开具、高标准起步。

2、“生命的力量”残疾人励志宣讲团。2017年契合江阴市文明城市创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江阴市残联、市文明办等的支持帮助下,周小菊、刘文清、王丽等七位残疾人自强典型组成“生命的力量”励志宣讲团,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开展继“健康成长”后“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追梦新时代”“绽放战役青春”等各类主题宣讲150余场,受益公众3万余人。倾情打造了青少年德育教育的生动课堂、志愿服务的品牌项目、文明创建的重要载体、助残服务的崭新舞台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新典范。“十三五”期间,宣讲团被聘为江阴市学校德育教育校外辅导团、关心下一代工作辅导团,宣讲项目被评为2018年无锡市残联创新项目、2019年江苏省残联创新项目,在2019年第四届江苏省志愿者服务展示交流会荣获银奖。

3、村(社区)残疾人协会改革试点。贯彻中国残联、江苏省残联改革精神,围绕强化党的领导、健全制度机制、激发组织活力、提升服务质量,把残疾人协会改革纳入村居治理大局,试点推进17个村(社区)残协改革,着力在组织构架、资源整合、服务项目等方面下功夫,有效解决了村(社区)残协组织不强、阵地缺失、主体不明、活力不足、服务不力等短板,实现了“当好管家、组织当家、人员进家、服务到家”的现代村(社区)残协发展和残疾人自治管理服务发展新模式,有力促进了广大残疾人融入社会、共建共享全面小康迈向美好生活。

4、“残健共融,欢乐舞台”送文化进“残疾人之家”。为进一步满足残疾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残疾人之家”文化服务高质量,江阴市残联全面深化“学听跟”活动,落实“文化走基层,服务进万家”要求,创新文化服务理念,探索专业团队和残疾人文艺骨干相结合的模式,组织开展“残健共融,欢乐舞台”送文化进“残疾人之家”系列活动,打造“残疾人之家”文化服务品牌,基本做到镇街道全覆盖,累计送文化进“残疾人之家”12场次,惠及残疾人和社区群众1400人以上。送文化进“残疾人之家”,有力地丰富了“残疾人之家”文化服务功能,打通残疾人高质量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营造了残疾人与社区群众共享高质量文化服务的盛宴;同时,通过专业带动培养了一批残疾人文艺骨干队伍,创作了一批以残疾人自强自立为题材的精品节目,激励了广大残疾人融入时代,共创未来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决心。

标签:
责编:浦琼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