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溱潼镇坚定不移地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一系列创新举措为抓手,全方位、深层次加强党员管理,矢志锻造一支政治信念如磐、综合素质过硬、工作作风优良的党员队伍,为全镇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组织动力,筑牢坚实的战斗堡垒。
凭“匠心”雕琢教育内容,使党员教育“有滋有味”。探寻红色资源脉络。邀请专家教授撰文,补建《马家驿伏击战》铜牌,在洲城村农家书屋内展示,便于开展党员红色教育;创建冯庄村红色记忆馆,搜集、整理多年来的文字资料和图片,从众多史实中挑选出十篇故事,组建十大橱窗,立有塑像,聚成“冯庄拾忆”,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深析榜样事迹精髓。创新党员学习机制,打造榜样引领课堂,定期邀请优秀党员、先进典型开展事迹宣讲,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方式,将理论学习与鲜活实践相结合,目前已开展宣讲8场,覆盖党员240人次,让党员教育更接地气、更入人心。锚定民生所需方向。打造“党建+科普”“党建+法治”等特色党课,将理论与实用知识融合,在商业街、古镇出入口等人流密集处开展活动,引领党员学思践悟;同时,结合溱湖簖蟹、洲南水蜜桃等特色农产品资源,定期开展养殖、培育、销售技能培训,提升党员、群众的技能水平。
(红色文化线下体验馆)
借“精心”创新教育形式,令党员教育“有声有色”。融合线上线下,拓宽教育渠道。线上,利用“学习强国”“先锋泰州”等平台,定期推送学习资料,方便党员碎片化学习。同时,通过微信群,开展党课知识竞答活动,组织党员线上答题,以赛促学、以学促行。线下,依托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通过精品展演、案例分享等形式打造党员教育品牌,以生动鲜活的内容增强党课吸引力,提高党员实效性。打造特色课堂,增强党课魅力。充分挖掘省级砖窑非遗资源优势,组织党员前往洲南砖窑遗址参观,在“砖”心致志、“窑”望未来等“情景课堂”中,党员们沉浸式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推出“文艺课堂”,将党的理论知识、方针政策融入歌舞、小品等节目中,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党员教育,让党课接地气、入人心。深化实践课堂,提升教育实效。打造“渔耕水韵”党员实训教育基地,组织党员干部在冯庄村渔事文化展示中心、产学研合作基地观摩学习;将党员教育与重大活动深度融合,在五一、国庆、元旦、春节等重要节点,组织党员带头开展清洁村庄、美化家园行动,以实际行动践行劳动精神,示范引领村民增强环保意识,共建美丽宜居家园。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活动15次,参与党员达800人次。
(体验非物质文化——洲南砖瓦)
以“恒心”覆盖教育人群,让党员教育“有序有力”。青年创新先行,释放青春力量。搭建多元平台,线上利用“水乡溱声”公众号制作生动有趣的微党课、漫画党课,以新颖的形式吸引年轻党员主动学习,线下通过“青蓝工程”计划举办创意大赛、头脑风暴研讨会等,鼓励他们分享新颖见解、学习心得,形成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银龄赋能领航,激活红色引擎。定期安排志愿者将学习资料送到老党员家中,为行动不便的老党员解读党的最新政策;组织离退休党员赴湖南村开展乡村研学活动,结合自身经验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在互动交流里,传承红色基因,再度焕发余热,为乡村建设注入磅礴动力。流动学习提质,织密教育网络。设立流动党员党支部,探索实施“云会议”,借助“互联网”的“东风”,让流动党员及时了解党组织动态;抢抓春节、国庆等流动党员集中返乡的时机,结合主题党日活动、年度组织生活会等,集中补课“充电”。通过系统学习、深入交流,全方位提升流动党员的党性修养,切实做到让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学习不掉队。
(开展集中学习教育)
(施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