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监督管理,近日,住建部组织专家赴溱潼镇开展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利用专题调研。调研组重点考察了溱潼镇在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并就保护规划编制情况、现存问题及下一步计划进行了深入交流。
自2005年被列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以来,溱潼镇始终坚持统筹自然、经济与人文的和谐发展,致力于打造里下河地区历史文化与自然风光交融的旅游名镇。一是留特色,合理保护开发。保持“鸭蛋垛”的现有用地形态和自然滨水岸线轮廓,按传统商业街道形态整治和完善店面和街面铺装,保持和修缮以四条古石板街、十九条古街巷为主的传统街巷的传统空间尺度,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古迹与历史建筑保护,推动其合理展示与传承利用。二是改环境,扮靓古镇街区。按照“统筹保护、修旧如旧、尽量不拆迁、尽量不使用现代装饰材料”的方法,在传统建筑的保护和文化属性的挖掘上下功夫,让传统建筑焕发出时代的光彩。三是重管理,推动长效管护。创新古镇综合治理模式,坚持疏堵结合、分类管理,引导各类经营摊点定时定点出摊经营,逐步规范出店经营和流动摊点,努力营造环境整洁、管理到位、社会满意、独具特色的集镇面貌。
下一步,溱潼镇将安排专项财政资金,积极盘活周边可利用土地,拓展旅游发展空间,实现古镇区与溱湖景区特色互补、互动发展,促进历史文化名镇的科学保护与永续利用。 (姚宇彦 朱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