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至8月10日,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姜堰区举办以“心连心同绘强军画卷 手牵手共谱双拥华章”为主题的系列双拥共建活动。从暖心关怀到红色传承,从文化交融到实践联动,姜堰军民在这片红色热土上续写着“军爱民、民拥军”的时代新篇。
暖心工程:以精准关怀筑牢鱼水根基
“这封信读到第三段,我家老头子就红了眼眶。”家住罗塘街道的军属曹丽娟指着手机里的《“八一”慰问信》,言语间满是感动。盛夏的姜堰,这封慰问信通过新媒体平台传遍城乡,承载着姜堰人民对子弟兵的崇高敬意。
这份温暖,更在走访慰问中直抵人心。区四套班子领导带队的慰问团,先后走进北京“老虎团”、泰州军分区等7家涉军单位,发放各类慰问品、慰问金共计89万元;区、镇、村三级退役军人“服务网”联动发力、全面覆盖,累计走访优抚对象212人次,收集各类意见建议46条,现场化解问题22件。曹金华哽咽道:“退伍45年,组织的牵挂从没断过”,道出了万千老兵的心声。
今年姜堰区创新推出“菜单式”慰问服务,让尊崇更显精准、更有温度。为高龄、独居老兵配备“清凉礼包”,为创业退役军人对接“政策锦囊”,为军属家庭送上“暖心关怀”……从物质关怀到精神慰藉,姜堰用“绣花功夫”织密拥军优属的“暖心网”。
红色传承:让精神火种照亮征程
在蒋垛苏维埃纪念馆内,98岁老兵夏建贤将一枚弹痕累累的军功章,放在00后大学生士兵许海涛的掌心。“这是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时获得的,那时我们打仗,就盼着你们这代人能安稳过日子。”“爷爷,您放心,我们站哨的地方,风都是甜的!”两代军人跨越80年的对话,是姜堰“致敬英雄”主题活动中动人的一幕。
为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姜堰构建起立体化传承矩阵。邀请抗战老兵口述历史,将12位老兵的烽火记忆汇编成《永不褪色的记忆》;开展知名烈士事迹宣传宣讲活动3场,将“苏中女杰”高凤英、“铁姑娘”孙龙珍的故事带到群众身边;组织“军民共读红色经典”活动,吸引近2000人参与。
军民融合:从节日共鸣到常态共赢
三水街道金马社区公益暑托班课堂上,“戎耀红堰”志愿者张建鹏指导孩子们进行“溺水急救”演练;“三水双拥情”书画摄影展上,退役军人潘宝洪的书画作品《鱼水情》获认可;征兵宣传集市上,志愿者们为家长讲解参军复学等政策……军民融合场景生动鲜活。
以文化为桥,姜堰打造多元融合平台。第十三届“三水双拥情”书画摄影展征集作品100余件;覆盖13个镇街的军民融合运动会,让“迷彩绿”与“群众红”并肩冲刺;蒋垛苏维埃公园年接待军民研学团队超400批次。
更深刻的变化是双拥工作从“节日化”向“常态化”跨越。147家企业加入“拥军门店”,提供优惠;2家医院正式挂牌拥军优待医院;13个镇街落实“部站融合”,实现全生命周期服务;军地互办实事清单10类事项全部落地。
98载军魂永驻,三水间鱼水情长。姜堰退役军人们将双拥热情化为动力:“兵教师”奉献讲台,“兵支书”助力乡村振兴,志愿者服务社区……这份鱼水深情将浇灌更多团结之花,为强国强军注入姜堰力量。(沈星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