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最后一批定制逃生窗送达施工现场,溱潼镇为期一个月的“生命通道”专项整治行动进入收官阶段。这项以拆除防盗网、改造逃生窗为重点的民生工程,通过独创的“三步曲”工作法,在保障商户经营与消防安全之间找到了平衡点,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又一创新实践。
摸底建档,61家商户纳入整改清单
6月初,溱潼镇应急管理办公室联合消防、经发等部门成立专项工作组,对全镇范围开展“过筛式”排查。部分商户为防盗或防坠落加装金属栅栏,却忽视了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逃生需求,溱潼镇共61家商户的97扇外窗存在防盗网封堵等问题。工作组逐一建立包含窗框尺寸、所处楼层、经营业态等信息的“一户一档”数据库。
“三步曲”工作法破解拆改难题
6月中旬行动启动后,一套包含“前期统一测量、中期统一制作、后期统一安装”的标准化流程应运而生。施工队利用非营业时段作业,每户耗时控制在1小时内;镇政府招标门窗企业集中加工,采用可开启式防盗窗,确保窗口净尺寸不小于消防标准。“就像预约上门服务,5分钟量好窗户,1小时装好新窗,完全不耽误我的经营。”经营奶茶店的王女士点赞道。这种“流水线”作业模式使单户停业时间缩短80%,同时保证所有改造窗户具备3秒快开功能。
政企共担实现“零投诉”推进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改造经费全部由镇政府承担,消除了商户的抵触情绪,配合度达100%。目前行动已进入收尾阶段,已完成48户84扇窗户改造,剩余工程预计8月5日前全面竣工。
这不仅是硬件改造,更是安全意识的升级。下一步将“拆窗破网”行动进一步扩大,同时建立“畅通生命通道”常态化巡查机制,真正让安全成为看得见的民生福祉。(贾斌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