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扶贫助学|用爱心为高原孩子们点亮“希望之火”
2021-02-10 11:39: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记者 吕翔)教育是最根本的精准扶贫。除了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思想品德的素质培养亦不可或缺。江苏无锡有着这样一个设计师,性格不擅言谈,却热衷于教育公益事业。深耕设计领域近20年,用爱心为高原上的孩子们点亮了改变命运的“希望之火”。

千里迢迢 先后八次飞往化隆县

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县二塘乡香里胡拉学校,承载施晓峰爱心帮扶、助学解困的记忆,也铭刻着他“一切为了孩子”的初心和实践。2019年初,施晓峰萌生了改造学校的想法。4月,他便在锡山区工商联相关人员的陪同下,带着团队前往青海省化隆县考察了当地的五所学校。

“原本我们是打算花个二三十万的费用,对学校作一次改造翻新。”但考察团最终选择了条件最差的二塘乡香里胡拉学校。“当我们看到香里胡拉学校时,它已经是一座危房,多数教室已经被封锁起来,学生们不得已要露天上课。”施晓峰回忆道。香里胡拉学校原有学生190多名。2018年,学校教学用房经专家鉴定为D级危房后停止使用,不得已将部分学生则安排至教学辅房和室外上课。因此,修建新校舍,改善办学条件迫在眉睫。

考察结束后,施晓峰所在的超群国际管理团队作了粗略的估算,如果把整所香里胡拉学校拆倒重建,再置换上课桌椅,耗费接近三百万,是原预算的十倍。由于改造的金额巨大,化隆县县长马占奎劝施晓峰“量力而行”。但学生们渴望的目光和当地村民热切的盼望,让施晓峰决定亲自上。

回到无锡,施晓峰立即筹划起整个项目方案。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施晓峰前前后后做了四稿的设计,一共飞往化隆县八次。锡山区东亭街道得知施晓峰的难处后,筹集了三十多万的捐款,锡山区工商联也捐助出十几万的费用,为施晓峰减轻了部分资金压力。此外,学校改造需要全新配置的一些费用昂贵的设施,大多是由施晓峰所熟悉的供应商朋友以超低价格提供的。外界的支持令施晓峰十分感动,也让他鼓起了信心。那阵子,施晓峰甚至无暇顾及自己的生意。

爱心建学 建的是孩子跨过青山的阶梯

青海省高原地区受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环境脆弱等因素限制,想要彻底改善校园环境条件的困难很多。为了购置到一套合适高原使用的污水处理系统,团队成员多次到山东、宁波等地采购。

化隆县当地多数小孩是留守儿童,一年到头难和父母见上一面。为此,特别规划了一间图书室,里面除了陈列各式各样的书籍,还有一个独特的“亲子空间”。空间内摆放有四台电脑,连通了网络,孩子们在这里能够与父母视频连线;最初的建筑设计图里没有操场,重新规划把房子沿着四周造,中间腾出一千多平方米,修建了篮球场和乒乓球场。整个学校几乎是重建,新建学校大门,以及教学用房、辅助用房、水厕共16间;维修教师宿舍、库房共11间;硬化操场1850平方米;安装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新式空气源供暖系统,配备了新课桌200套。从原本预期二三十万,到最终投入二三百万,投入的不仅仅是资金,还有爱心,更是对孩子们跨越青山、面朝大海,拥有美好未来的愿景。

示范效应 “香里胡拉效应”吸引更多爱心

2019年9月1日,首期工程完工并交付。60多名学生可以正常返校上学,到9月20号,项目全部落成,分流到其他学校入学的100多名学生得以全数回到焕然一新的香里胡拉学校。

国庆前两天,施晓峰一个人花了三个小时,把校园操场每一个角落都冲洗干净。随后,又独自到县城买回一面鲜艳的国旗。忙活完一天的施晓峰,发现自己露在外面的皮肤居然被晒脱了皮。施晓峰说,“就是想看到国庆节那天,让孩子们在操场上看到国旗升起来,是我们为祖国七十周年国庆献礼。”

时隔一年,施晓峰带上书籍文具等物资专程前去学校看望孩子们。以前略微认生的孩子们,性格似乎变得更加阳光开朗了。化隆县当地的领导称,香里胡拉学校目前是整个化隆县最好的教学点,孩子们都想到这里上学。爱心和成功传递给了更多的企业家。近几年,不少爱心企业到化隆县进行捐资助学。

如今,施晓峰和他的无锡市超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先后荣获多项国际空间设计大奖。企业成功后,每年把用于广告宣传上的支出节省下来,并投入到公益项目中。“能够参与国家扶贫项目,帮助困难的学生,传递设计的温暖,我感到很自豪”。

从专业到专注,再从专注到专业,或许是对其最好的注解。

标签:化隆县;学校;孩子
责编:吕翔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