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镇江: 司法助残让爱暖心田
2023-05-27 10:30:00  来源:江苏经济报  
1
听新闻

5月18日下午2点多钟,坐着电动轮椅的残障人士贺阿姨来到镇江京口法院,沿着无障碍绿色坡道缓缓“驶”到诉讼服务中心门口。法院导诉人员见状随即迎上来,协助她通过“绿色通道”优先办理相关诉讼服务。有形、无形的“绿色通道”让贺阿姨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当天,镇江中院与镇江残联还召开司法助残工作新闻发布会,“残疾人法律服务救助工作站”同日揭牌运转。2022年以来,镇江法院打造涉残诉讼服务新模式,成功化解各类涉残纠纷700余起,为行动不便残疾人提供上门立案服务400余次,对80余件涉残疾人案件依法缓、减、免诉讼费用40余万元,用特别的爱温暖特别的“你”。

绿色通道 释放司法温度

对残疾当事人来说,可能看不见、听不清、说不出的他们在寻求司法救济时,要消除交流沟通障碍和出行难题,充分保障这类特殊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法院工作人员就需要付出数倍于普通当事人的耐心、细心。

“这个绿色的标记是什么意思?”从未打过官司的聋哑人朱女士有些疑惑,润州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用笔写字告诉她,这是涉残案件标记,贴上这样的标记,表明这起案件要走“绿色通道”,可以享受立案优先、调解优先、审理优先、执行优先等服务。朱女士边点头边伸出大拇指。

全市法院紧盯残疾人群体诉讼需求,按照“五个一”标准健全涉残疾人诉讼服务硬件基础设施,设立一个专门窗口、一条无障碍通道、一个助残专区、一个专用法庭、一个服务工作站。针对部分不便前往法院的残疾人,全市法院主动把司法服务“送上门”,确保特殊人员可以和其他群体一样享受便捷、高效、快速的诉讼服务体验,共享法院一站式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成果。

巡回审判 司法服务零距离

“你不方便来,我们就过去。”镇江全市法院主动开展巡回审判,让司法服务“零距离”,让温暖抵人心。

去年7月份,句容郭庄镇三级智力残疾的孙某将丈夫赵某诉至法院,要求支付医疗费并尽扶养义务。得知自己被诉后,赵某也不甘示弱,以孙某隐瞒病情与其结婚为由,要求离婚,婚生女儿由男方抚养,女方支付抚养费。

考虑到孙某行动不便、认知能力欠缺,法官李师柯将两案并一案,把庭审搬到孙某家中。由于孙某的表达存在一定的障碍,法官耐心地听取了孙某及其父母的意见,同时连比划带解释,与原、被告耐心沟通。最终双方同意男方抚养孩子并一次性补偿女方6万余元。

开辟“绿色审判”通道,灵活采用网上开庭、巡回审判方式,尽量让当事人少跑路,减轻当事人诉累。针对聋哑当事人,法院主动聘请手语老师辅助参与庭审,切实保障残疾当事人平等、无障碍参与诉讼。近年来,全市法院累计为残疾人聘请专业手语老师提供实时翻译90余次,成功化解各类涉残纠纷700余起。

多方联动 凝聚助残工作合力

“我们社区残疾人有140名,法院和残联通过暖心、用心、贴心的举措,全力聚焦残疾人在诉讼中的‘急难愁盼’,做了很好的回应,我们也希望通过发挥合力共同做好涉残纠纷的源头化解工作。”省政协委员、镇江市润州区金山街道西津古渡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史梅玲表示。

为加强涉残纠纷源头预防,镇江两级法院建立助残服务队,结合“法官进网格”活动,深入村居、社区,开展涉残纠纷的排查、化解工作。去年以来,助残服务队伍先后赴润州、扬中、句容等地开展“法律义诊”活动,累计提供法律答疑、诉讼指导、纠纷调解等服务千余人次。

为切实回应广大残疾人的殷切期盼,进一步提供高质量诉讼服务,镇江中院与市残联制定《关于依法为残疾人提供高质量诉讼服务的实施意见》,细化12条服务举措,加强涉残矛盾会商研判,健全涉残诉讼服务工作机制,为残疾人提供门槛更低、内容更多、范围更广、满意度更高的诉讼服务和司法保障。去年12月,镇江中院、京口法院、润州法院配合市残联开展助残慰问行动,慰问100余户困难残疾人家庭,提供“送上门”的法律咨询服务。

“小众的事做精,大众的事才能做好。关注、关爱少数人群,是镇江这座大爱之城的优秀传统,也是城市文明、社会进步的标志。” 镇江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刘亚军表示:“法院践行司法为民,努力把群众关心、社会关切的事情做实做好,让司法既有力度更有温度,让城市充满温暖、人间充满大爱。”

标签:
责编:蒋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