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江苏常州:编好兜底保障“经纬网”
2023-07-31 09:16:00  来源:常州日报  
1
听新闻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小菜园慈善超市

近年来,常州构建了衔接有序、政社互补、兜底有力的社会大救助体系,全力擦亮“常有众扶”民生名片,交出了群众满意的“幸福答卷”。

兜住底:雪中送炭,“救”到紧要处

“我常常和同乡讲,常州真是个好地方。政府真是好,用真心关心所有在这座城市打拼的人。这样的城市,能留住人!”大病初愈后,丹阳籍常州媳妇秦兰(化名)对记者一个劲地夸赞常州的“急难型”临时救助政策。

在南大街设置的临时救助站

早在2022年5月,常州就出台相关规定,首次明确“急难型”临时救助不受户籍限制,并进一步扩大了临时救助范围,提高了临时救助标准,对已参加常州市基本医疗保险的低收入人口,医疗目录内的医疗费用救助额度可达个人实际自付部分的40%—60%。

“近年来,不时有一些群众因病、因残导致家庭生活水平急转直下。面对这种情况,临时救助就要充分发挥兜底作用,给困难群众雪中送炭,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常州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钱旭健介绍,近年来,常州以解决城乡居民各类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为目标,持续规范临时救助资金管理,扩大临时救助保障范围,不断用好用活临时救助资金,有效提升了综合救助效能。

兜准底:智慧救助,“助”在心坎上

2022年底,因母亲突发疾病生活无法自理,市民小邵辞去工作,在家照顾母亲。在街道的帮助下,小邵登录市智慧大救助管理服务平台,反映了他面临的困境。平台通过“智能研判”功能,初步分析出小邵的家庭情况符合救助政策,并将信息推送给了对应部门的工作人员。随后,小邵领取到2笔救助金共约3500元。

常州市智慧大救助管理服务平台

常州市智慧大救助管理服务平台是2020年市民政局牵头全市救助职能部门共同打造的。平台成立后,常州将救助服务向移动端延伸,实现救助事项“就近办、网上办、掌上办”。依托该平台整合各类救助业务,建立了包括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临时救助以及各政府部门、群团组织等专项救助在内的综合性业务系统,14个救助部门的32项救助业务都可在线申请办理。同时,该平台实时对接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历史救助资源数据库,打通数据链条,实现了救助方式的智能筛选研判,提高了社会救助的覆盖面和精准度。

“根据法律规定,社会救助是以救助对象主动申请为前提的。但部分困难群众因自身健康状况、不了解政策等原因,没有申请救助,可能成为‘沉默的少数’。”钱旭健说,市智慧大救助管理服务平台实时联通网格化社会治理平台,对接医保系统,对易返贫户、易致贫户、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等困难群体进行动态监测和预警,并将信息按照对应网格推送至网格员手机。该机制运行2年多来,累计向网格员推送困难群众动态监测信息30000多条,网格员随后摸排梳理,帮助救助对象申请救助,畅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兜好底:幸福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

张革是一位大龄孤独症患者的母亲,也是省、市精协主席。她的孩子洋洋(化名)今年21岁,从培智学校毕业后,因不具备辅助性就业能力在家“宅”了一年多,一直郁郁寡欢。直到2021年11月,江苏省首个成年孤独症青年自主生活和就业支持项目——“星工坊”在新北区成立,洋洋开始了上午学习、下午工作的“充实”生活,脸上的笑容才多起来。看着开心的儿子,张革心中的阴霾终于散去。

这些年来,社会各界对孤独症群体的关心、爱护、包容和接纳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大部分城市,救助范围并不包括17周岁以后的群体。对此,常州勇于先行先试,大胆实践探索。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刘洪俊告诉记者,常州从早期诊断发现、抢救性康复干预、融合教育到职业培训、就业、托养等各个环节,推动构建多环节相互衔接的孤独症全生命周期服务支持体系。

志愿者正在协助患有自闭症的儿童制作甜品

近年来,常州秉持“幸福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的信念,对残疾人,困境和留守儿童,高龄、失能、独居(留守)老年人等重点群体,主动担当、积极作为,逐步构建全方位、全覆盖的关爱帮扶体系。在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方面,建立残工委牵头、31个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并率先在全省推进构建全生命周期的残疾预防体系,开展孤独症早期筛查干预,为3万名儿童开展早期残疾筛查、诊断、评估、随访等工作,为1600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服务。成立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常有众扶”助残专项基金,开展47个助残项目,为2000余名残疾人提供各类助残服务。唐欢 庄奕

标签:
责编:张静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