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第38个国际志愿者日,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决定授予260名个人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授予100个组织和100个项目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和项目奖。其中,南京地区4人获评优秀个人奖、4个组织获评优秀组织奖、6个项目获评优秀项目奖。
受到表彰的个人、组织、项目是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南京的这些典型有着怎样的故事?记者走近部分优秀的个人、组织和项目。
优秀个人奖
谢域海:和同伴从洪涝中救出3人
“早上得知自己获奖,很激动很高兴,更多的是十分感激这几年来陪我在应急救援道路上走下去的家人、老师和我的队友们。”接受记者采访时,谢域海有点不好意思,他说,获奖绝对不是做志愿的终点,他正在以自己的努力将这件事传递下去。
谢域海是河海大学大禹学院大四学生。今年暑假,他和小伙伴们在重庆进行社会实践。7月27日深夜,重庆市突遭暴雨,多地出现洪涝险情。28日清晨,应急救援协会接到指令,奔赴洪涝灾区潼南区柏梓镇,为灾区群众运送物资以及转运受困人员。
汛情就是命令!包含谢域海等9名大学生在内的救援队组建成功。“我们兵分三路驾着冲锋舟去救人、送物资。”7月28日,大学生谢域海、秦悦和当地救援队员王青松组成一队,去给敬老院送物资,路途中,冲锋舟被一座小桥挡住。正当他们准备调转方向时,发现一电缆上有3人在呼救。经过艰难险阻,终于将3人全部救出。“其实想想很后怕,一旦水位继续上涨,或者无人施救,后果可想而知。”
谢域海告诉记者,在热爱公益的父亲影响下,他18岁加入应急救援组织。上大学后的每年暑假,他都会在重庆市沙坪坝区救援协会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所以,我们救人还是有底气的,毕竟我们是专业的。”谢域海说,以后,他依旧会参加各种应急救援公益活动,也会将“志愿服务”坚持下去,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
韩悦:把温暖和爱心延续
“我在步入大学前也被资助过,我希望把这份温暖和爱心延续,帮助更多的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第23届研支团西藏分队成员韩悦告诉记者,她做志愿服务的初心很简单:能帮助人。
韩悦告诉记者,去支教做老师,她感觉很幸福。她坦陈,第一次走进教室,第一次站在讲台上,她是紧张的。但看着那一双双清澈明亮的眼睛,她好像又充满了力量。“我希望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书本上能够学习到的知识,更多的是看待这个世界的眼光和对自己美好未来的期待。”一到课间,满校园都能听到的一声声“韩悦姐姐”,“毫不夸张地说,从一楼到二楼这短短的距离,寸步难行。时间久了,我开始期待我的每一次课堂,期待他们带着笑容的脸庞,冲过来抱住我的样子,这大概就是我在这里最幸福的时刻。”
2017年以来,她多次组织参与文化传播、生态保护、关爱留守儿童等多项志愿服务活动,并前往西藏拉萨、四川甘孜开展支教活动。作为研支团的一员,她打造拉萨市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普交流教育阵地,发起“逐梦蓝天”拉萨市青少年三航科普志愿服务项目,荣获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等。
“此次获奖是对我的鼓励,我也会继续深耕在志愿服务这条路上,不断开拓,不断进取,去帮助更多的人。”韩悦说。
陈腾飞:带着山里娃拿下国际大赛一等奖
热衷教育事业,他是学生心目中非比寻常的“小陈老师”;心怀使命担当,他是南大23届研支团敢想敢做的“陈团长”。12月5日,记者联系上南京大学2022级政府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陈腾飞时,他正在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实习。
本科阶段,陈腾飞参加过不少志愿活动,正是这些与孩子们相伴的七彩碎片让他萌生了支教的想法。“真正让我下定决心的是2019年暑假在贵州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的支教经历。”陈腾飞回忆,支教团离开平坝时,孩子们扯着“小老师们”的衣襟,非常不舍。他也暗下决心:有机会一定要参加一次时间比较长,能对孩子们产生更大影响的支教活动!
本科毕业后,陈腾飞实现了梦想——前往云南楚雄州双柏县第一中学支教,接手了4个班的政治科目教学。支教期间,陈腾飞和队友策划、建成双柏县第一家科技馆,带队指导山区学子获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一等奖。
山里娃凭啥能斩获世界级大赛一等奖的好成绩?“在我们来之前,上一届来支教的学长学姐们已经带领孩子们完成了前期的报名工作。”陈腾飞说,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本科专业是社会保障的他还花了大量时间学习了中学生智能车编程的知识,“抵达云南的第一天,我们就带着6个参加比赛的孩子展开了艰苦的培训。这群大山里的孩子,凭着不服输的韧劲创造了奇迹!未来,我想去祖国基层,实现在广阔天地有所作为的梦想。”
曹欣颖:教授的班级语文成绩稳居前列
“曹老师,今天我生日,你能祝我生日快乐吗?”“老师,今天我默写全对哦!”每周末,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曹欣颖的手机QQ群消息不断,无论多忙,她都会耐心回复,“网络那端是我曾经教过的学生,他们只有每周末才能有时间跟我聊一会,我必须‘有问必答’!”
2022年7月,曹欣颖作为南京师范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团员,前往离乡1500多公里外的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独山县,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活动。“当时我们班上有个男孩,他是同学们口中的‘小大哥’,班主任眼中的‘软钉子’,但我认为,他是一个很单纯又特别想得到认可的孩子。”曹欣颖说,在一次校级活动中,她负责其中的朗诵环节,在挑选小演员时,特地选了这个小男孩,“当时他难以置信,连问了好几次,真的有我吗?我很肯定地告诉他‘因为你这几天特别努力,上课表现也很好,所以选你’。”
被选中当小演员的当天,曹欣颖看到小男孩在教室里把手和胳膊上一直不肯去掉的涂鸦偷偷擦掉了。“表演的时候,他表现非常出色。”曹欣颖说,那天开始,经常厌学的小男孩像变了一个人,他上课变得积极了,默写、作业、考试都进步很大。
11GB的教学资料,140份教案、导学案、PPT,标注得密密麻麻的课本,记录详细的学生成长足迹……“一课一行一成果”,曹欣颖所教授的班级语文成绩稳居前列。
优秀项目奖
“馨火”点“星火”
照亮乡村振兴路
在贵州全面推广,被复制推广建校284所,累计政策宣讲课程3420余场、基础文化知识教学7200余场、特色产业技术提升3660余场,服务活动惠及30余万人次、创造经济收益超4500万元!南京理工大学“馨火夜校”项目被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作为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先进典型授予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项目奖”,成为本次100个入选项目之一。
“馨火夜校”项目始创于2017年8月,其项目创始人韩啸现为南理工辅导员。当年7月,他从本校本科毕业,加入南理工第十九届研究生支教团来到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营盘乡支教,由于当地中小学一般在9月初开学,在7月至8月这两个月的空当,韩啸和同团的郭书奇、丁昊泽、王叶萍便开始走村入户开展乡村调研。
调研中,韩啸和队友们发现,当地农民群众对国家政策不了解、文化知识水平偏低、缺乏科学产业技术等问题突出,能不能为他们办一个“夜校”?说干就干,2017年8月27日晚6:30,借用贵州省营盘乡中心小学教室,取义“星火燎原”前两个字的“馨火夜校”开班。
听说外地来的大学生要给大伙上课,营盘乡十里八乡都轰动了,20多名老乡不计路程远近从各村各庄赶来。主讲人王叶萍向老乡们详细解答了何为“馨火夜校”,以及“馨火夜校”将为老乡们提供什么服务等。在众位老乡建议下,“馨火夜校”至此定下每周二、四为上课时间(农忙时节时间另议),时间为晚6:30至9:00,每次两节课,内容包括最新的政策宣讲、农业养殖或种植等技能传授、就业技能培训等。
“馨火夜校”还带动乡村产业振兴。2017年,营盘乡政府曾号召农户不种玉米改种桃子,结果因为技术不成熟,桃子遭遇了虫害,销路又没有打通,乡亲们一年的心血白白浪费在地里。“馨火夜校”便邀请贵州农科院的专家教授进行种植讲解,提高农户种植技术,终于在第二年迎来大丰收,创收300多万元。如今,营盘乡已成为当地有名的“脆桃之乡”。
“如今‘馨火夜校’依然保持每周两场频次为农民服务。”韩啸介绍,虽说学校支教团队人员一年一换,至今已轮换7批30余人,但7年来南理工支教团一直在延续夜校的各项服务,从未间断。记者 李花 王怀艳 何洁 通讯员 葛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