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志愿者推荐成为南京“诚实守信好市民”;星级志愿者在申请积分落户时,每个星级加4分;志愿者纳入政府部门组织的社工、救护员等技能培训……6月30日,南京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十项举措解读暨2021年度优秀典型表扬活动举行,民政部门全面解读《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体系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2019年7月,南京启动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申请注册志愿者超过5.7万人,注册服务对象6.7万人,注册团体志愿者130个。全市已注册街道、社区级服务站点1300多个,完成订单49.6万个,平均每天有1000名志愿者上门,帮助完成家务料理、送餐、买菜等等这些细小、琐碎的事情,把守望相助的温情送到重点空巢老人家中。
市民政局副局长陈芳介绍,《通知》共提出十条举措、35项细化工作内容,聚焦“知晓率”“活跃度”“实效性”“规范性”提升。
在“知晓率”提升上,将养老服务“时间银行”作为体现志愿精神的重要内容,通过发布公益广告加大宣传力度。制作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宣传画册,向全市各级站点进行投送。结合“敬老月”、重阳节等,开展一系列“小而精”的社区宣传。
在“活跃度”提升上,2022年全市团体志愿者新增80个以上;将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志愿服务纳入社会实践学分管理。实施志愿者星级管理,定期开展优秀站点、优秀志愿者评选,优秀志愿者推荐成为南京“诚实守信好市民”;星级志愿者在申请积分落户时,每个星级加4分(只计最高星级分,不累计加分)。为志愿者赋能,建立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志愿者培训体系,并纳入政府部门组织的社工、救护员等技能培训,提升志愿服务技能。
在“实效性”提升上,完成《南京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系列标准》新一轮修订工作;对高龄空巢独居老人、经济困难老人、农村留守老人等重点服务对象进行政策宣讲,有注册意愿的实现“应注尽注”;开展人工辅助审核,设立咨询电话,为老年人注册提供便利。智慧智能,完善养老服务“时间银行”信息平台,在2023年底前,完成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项目。
在“规范性”提升上,市、区建立监管机制。从体系建设、服务点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科学设置目标,开展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工作绩效考核;建立一批全市示范型服务点。强化保障,持续充实养老服务“时间银行”专项基金。区级完善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服务保险制度。
市民政局局长、一级巡视员蒋蕴翔表示,下一步要紧扣《通知》要求,推动南京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创新发展、持续领先。要把“市区街社”四级体系建好,每个区建成2个左右建立示范型服务点。建好队伍,发展团体志愿者,吸纳个人志愿者。每年组织优秀典型评选,通过抖音、公众号等大众喜闻乐见的新媒体传播“时间银行”理念。市、区民政部门通过购买服务形式,引入专业力量来运营基层站点。
当天,2021年度全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优秀站点、优秀志愿者揭晓。玄武区孝陵卫街道盛和家园社区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服务点等12家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服务点获评为优秀站点,何海宁等28名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志愿者获评为优秀志愿者。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获得表扬的28名优秀志愿者,已纳入南京“诚信好市民”,并且享受游园、乘坐公交地铁等优惠。(记者 马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