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江苏淮安:健全社会救助体系 把“夹心层”纳入“保护层”
2023-04-07 13:01:00  来源:“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  
1
听新闻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意外事故往往意味着晴天霹雳。那么,如何帮助他们“雨过天晴”?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聚焦广覆盖、优保障、快审批,全省率先建立支出型困难家庭临时救助机制,有效打通救助救济“最后一公里”。今年2月,该机制获评全省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最佳案例。

专项扣减,让保障救助广覆盖

“当时感觉天塌了,幸好民政部门给予了帮助。”涟水县涟城街道城东社区居民王雷的孩子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接连花去8万多元医疗费,后期治疗费用更是个无底洞,一家人的生活陷入困境。就在王雷一筹莫展时,涟水县民政部门对其因病负担费用进行扣减,将其家庭纳入支出型临时救助范围,发放临时救助金8200元,并联合医保部门开展医疗救助,解决了其家庭生活困难问题。

“因病刚性支出较大,造成家庭生活困难,属于典型的支出型困难家庭。”涟水县民政局社会救助科科长吴晓春介绍,支出型困难家庭人均收入高于低保标准,难以享受定期定量政府部门救助帮扶,被称为救助保障“夹心层”,是社会救助工作的短板。为此,涟水县明确将因病负担费用、教育负担费用、残疾康复费用、因意外事故费用、其他生活必需费用,纳入收入专项扣减范畴,并明确扣减标准,切实提高支出型困难家庭认定及救助工作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以前只看家庭收入‘一刀切’,现在有针对性地减去刚性支出,对实际收入衡量更精确,更多家庭被纳入保障范围。”吴晓春介绍,近两年来,涟水县累计为近1.04万户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原因导致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发放临时救助金871.2万元,有效缓解了这部分家庭的困境。

因户施策,让保障救助无死角

“没有政府的好政策,我女儿的病就看不了了。”两年前,涟水县东胡集镇村民方某的女儿被查出患有戈谢病,这种病极为罕见,治疗用药伊米苷酶价格昂贵,还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巨额的治疗费用,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为此,涟水县组织民政、医保等多个部门召开社会救助联席会议,针对方某家庭的特殊情况,制定一对一帮扶政策。最终,在对其家庭实施临时救助的基础上,通过由政府部门买单、纳入大重病医疗救助范围等措施,彻底解决了方某女儿的后续治疗费用问题。

专项扣减支出扩大了保障范围,但临时救助毕竟资金有限,相对于特殊家庭的巨额支出来说往往只是杯水车薪。本着精准救助、应救尽救的原则,涟水县对基本生活陷入极度困难、救助金额已达上限仍不能缓解困难的特殊对象,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由县社会救助工作联席会议研究,进一步提高救助额度。同时,构建立体救助网,设立“涟康保”补充医保和“防返贫”基金,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防范支出型困难群众致困返贫;健全转介服务机制,用足慈善、医疗等各项政策,进一步解决支出型困难家庭看病难问题。

人机结合,让保障救助零门槛

意外发生,情况紧急,救助不仅要落实到位,更要从快从速。涟水县创新建立“前移窗口,先行救助”机制,镇(街道)建立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自付金额1.8万元以下的,由镇(街道)直接对急难型困难群众“先行救助”,低保4倍以下的救助,由镇(街道)负责直接审批。截至目前,各镇(街道)已先行救助7400人,发放救助金444.5万元。

窗口前置,流程更简化。涟水县充分运用政府部门间信息数据共享,减少可查可验的申请材料,申请对象只需提供“一证一书”(身份证和核对授权书),即可办理支出型临时救助,进一步提高了救助工作效率、降低了救助申请门槛。

“核对材料少了,审核质效不减。”吴晓春的底气源自该县2200多名民政民情直报员队伍。申请临时救助的家庭,在机查的基础上,由民情直报员入户调查,确保信息真实有效。事实上,民情直报员更大的作用在于发现。“民政部门人手有限,很难第一时间知晓群众发生的意外。民情直报员都是群众身边人,大事小情可以及时反馈上来。”吴晓春介绍,截至目前,通过民情直报等方式共收集684条信息,通过核查临时救助486人,发放临时救助金56.8万元,大大提高了救助精准度和及时性,真正实现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刘华 王舒 严忠诚

标签:
责编:张静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