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不仅体现了对残疾人这一困难群体基本权利的尊重,更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杆。记者从南京市残联了解到,2023年以来,南京市无障碍环境进一步优化:全市实现新建工程无障碍设施配建率达100%,南京地铁开展部分线路无障碍设施集中整改项目,全市有1202辆无障碍公交车分布于79条公交线;无障碍设施还逐步延伸至残疾人的家庭生活中,居家环境经“一对一”改造后变得“无障碍”“智能化”。越来越多残疾人享受到了政府为他们提供的实实在在的便利。
建成首个无障碍公园,成市民热门“打卡点”
近日,“南京市玄武湖景区无障碍花园”入选全国无障碍环境建设“设施设计”精品案例(10项)公示名单。此项目设计方案获江苏省锦江杯青年设计师竞赛金奖。
2023年5月,位于南京玄武湖公园内的无障碍花园对外开放,这是南京市首个无障碍花园。无障碍花园以“远山近水、鸟语花香”为主题,是一座以视觉障碍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公园。核心区约5000平方米,以420米的无障碍环形步道和扶手栏杆为主体,视障人士可以通过花香气味判断出所处方位,根据感应式语音导览播报,用听觉、嗅觉“欣赏”植物。
自开园以来,南京市玄武湖景区无障碍花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残障朋友前来“打卡”和开展各项户外活动,有趣的游园体验让普通游客从另一个维度直观感知与增强了对残障群体的理解和尊重。中国残联主席程凯赴宁实地调研无障碍花园,亲身体验园内无障碍设施,给予了充分肯定。9月17日,人民日报头版《托起“稳稳的幸福”——残疾人事业五年发展成就综述》,关注南京玄武湖无障碍花园。
南京目前正在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示范城市。记者了解到,2023年,南京市印发《市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示范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宁政传18号 )《南京市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示范城市工作方案》(宁无障碍创办发〔2023〕1号)。市建委、市残联作为双牵头单位协同发力,在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基础上组建创建工作专班,具体指导全市创建工作开展,明确“创建区和先行区”两种类型。其中,创建区为南京市(11个行政区及江北新区)建成区,总面积约913平方公里;先行区为全市范围内划定的19个片区,共29.63平方公里。按照设施种类和部(区)属编制形成758个创建任务清单。
优化公共交通无障碍设施,让残疾人“来去自如”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保障残疾人和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的基础,无障碍环境建设规范与否,直接决定了残障人士是否敢于出门且通畅无碍。今年9月1日,一部与残疾人、老年人等息息相关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实施。
在南京市张府园地铁站,盲道、垂直电梯、残疾人停车位等无障碍设施一应俱全,进出站接送,一整套完善、衔接的无障碍系统,让残疾人来去自如。S9地铁高淳站为视障乘客提供全天候安全护送服务,建立“我是你的眼(地铁公安在线服务)”微信群,有需求的残疾乘客可在微信群中告知详细的出行站点和乘车时间,执勤警力会在相应车站帮助乘客,保障残障人士安全、高效、便捷出行。一年来,“我是你的眼”微信群成员已达到一百多人,安全护送了100余位视障乘客,服务特殊群体共计200余次。
2023年,南京地铁开展部分线路无障碍设施集中整改项目,新增盲道约1040㎡,安装厕位安全扶手110处,加装盲文4处、洗手池增设安全抓杆4套、整改无障碍洗手池58处。
南京站、南京南站的“158”雷锋服务站为残疾人等重点旅客提供接送站服务,在南京站客运枢纽、南京南站客运枢纽,长途汽车站、地铁与“158”雷锋服务站联合成立“爱心联盟”,与全国160多个车站、480多趟列车建立起联网联动服务机制,历经四代人的努力,由一个“爱心小站”发展为全国铁路联动的服务大品牌。
公交车无障碍的升级行动也“不甘落后”。南京市江宁区设置14条无障碍公交线路,92个公交站点安装盲文站牌、69个公交车站安装语音提示服务设施;新建人行道、交叉路口、公交站台、公共厕所和广场坡道约1.1万平方米,新增双层护栏600米、人行信号灯语音提示系统50套,维修改造盲道5.9万米。打造了天印大道、江宁中医院等一批无障碍环境建设示范样板点,形成了“宁曦影院”盲人电影、东山无障碍地图等具有江宁特色的无障碍环境示范项目,全方位提供无障碍社会服务。
除了交通“无障碍”外,公共文化服务也逐步推行“无障碍”。例如,优化电信信息消费、完善信息无障碍服务,拓展手语培训4次计近300人次。今年5月的“全国助残日”活动启动100部无障碍电影在全市6家无障碍影院示范点持续播出。9月至12月,南京市启动首届“文都南京好声音手语风采展”,吸引了全市近百名残疾人积极参与。目前,全市各区已成立12个视障和肢残读书会、建立了26家残障、视障有声阅读基地、4个阅读疗系研究基地,涌现出120名优秀残障读者和12位残障阅读推荐人。
入户改造“一对一”,定制“无障碍”的家
家住南京市浦口区的江某英是一位重度肢体残疾人,在今年的改造中,她家的厨房改装了移门、安装了定制橱柜、降低了灶台高度,卫生间安装了扶手,卧室安装了床边扶手。在楼栋入口处铺设了水泥坡道并安装夜光指示牌,在家门入口处配备了2个斜坡脚垫,在院子入口处配备了便携折叠式多功能无障碍坡道,她轮椅进出更方便了;在后院还安装了手部拉环,方便她进行康复训练。最令她高兴的是,淋浴间还配备了洗澡椅、轮椅等,洗澡更方便了。
江某英激动地告诉记者:“我原来洗澡很担心滑倒,现在好太多了,这次改造真是改到了我的心坎上。”
这是今年南京市无障碍家庭改造的一个缩影,像江某英一样,通过实施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有效提升生活质量的残疾人还有很多。为改善残疾人居家环境,最大程度满足残疾人日常生活需求,南京市采用 “精准化”掌握需求,“个性化”定制改造,“全过程”跟踪服务的全链条方式实施改造。
改造前聘请专业人员对残疾人家庭进行入户勘察设计,掌握残疾人的改造需求,制定“个性化”改造方案,对于听障需求者,侧重于提供闪光装置等无障碍生活用品;对于视障需求者,侧重于平整地面、语音对讲等声音类产品;对于肢障需求者,侧重于坡道改造、房门改造、安装扶手等;对于包括智障、精障在内的生活障碍者,侧重于提供家用防撞板、防撞条、防护网等保护装置。施工完成后,在改造家庭张贴工作人员电话和服务机构微信二维码,方便后续保修。
近三年,全市累计投入资金231万余元,为726户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玄武区残联尝试从“无障碍”向“智能化”发展,通过可视设备、语音控制设备、各类智能监测设备等一系列智能家居设备的安装,贯通运用至残疾人的各大生活场景,获得了残疾人及其家属们的一致好评。浦口区创新研发了智慧康复云平台系统,提高了大数据筛选效率,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资料通过平台上传,为项目单位提供准确信息。工作开展过程中,及时收集整理和保存包括受益残疾人家庭基本状况、改造内容、技术图纸、改造前后对比照片等在内的台账资料,逐户建立改造档案。
“无障碍督导员”上阵,齐心优化无障碍环境
无障碍环境建得好不好?残障人士来“打分”!2022年,市区联动优化督导员队伍,市残联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检察官、专家学者、新闻媒体记者、残疾人和老年人代表等25人加入队伍,并开展常态化体验督导活动。截至目前,南京市、区级督导队共有近150人,其中有119位肢体、视力、听力等障碍的残疾人。
2023年,对南京市、区两级60余名督导骨干采取法规宣讲、实地督导、总结讲评的方式进行实操性授训,切实提升实地体验督导技能。在召开残疾人座谈会、开展无障碍“随手拍”、梳理无障碍建设的意见建议,以及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题排查摸底调研活动的基础上,南京市残联率督导队先后赴街道便民服务中心、酒店商贸场所、残疾人服务机构和残疾人家庭等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实地检查督导,对群众较为关注的问题及时开展整改。今年以来,南京市区两级共完成督导45批次,提出了无障碍环境建设方面具体意见、建议200余条,与相关职能部门合力协调、尽力解决,有力地促进了南京市无障碍环境建设。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新的一年里,南京市残联将持续优化城市无障碍环境水平,让更多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在出行、信息交流、公共服务和融入社会等方面更加便利,“平等、融合、共享”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博爱之都的温暖底色越来越亮眼。通讯员 曹迪 记者 徐兢 南京市残联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