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支教大学生钱颖科:愿做一束火苗 点亮别人前行的路
2022-06-29 11:27:00  来源: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  
1
听新闻

从扬子江畔到三江之源,他们跨越万水和千山,唱响“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青春主旋律,他们薪火相传,让“莫文隋”精神在3000米高原花开不败,他们就是江苏南通大学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团。2019年,刚刚完成南通大学本科学习,并考上研究生的钱颖科,接过支教接力棒,担任第21届南通大学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团团长,让自己的青春绽放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

去南通市图书馆整理书籍、到社区做爱心家教……大学四年,钱颖科一直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累计服务时长近160个小时。2015年,步入校园第一天,一群身穿红马甲的学姐学长热心服务的身影让钱颖科印象深刻:“当时,红马甲背后‘莫文隋’三个字引起了我的好奇,‘莫文隋是什么意思?’后来开展的班会、团会上,通过老师的讲述,我了解到‘凡人善举、莫问谁’的故事,大学第一年就申请加入了莫文隋志愿者队伍。”

在“莫文隋”精神的长期传承和浸润下,扶危济困、大爱奉献的种子早已在钱颖科心中生根发芽。2018年,钱颖科偶然间听老师们谈起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在经过详细了解后,她决定暂缓研究生课程,参加“南通大学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团”。钱颖科说:“最初的初心因为一句话——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

经过近一年的培训学习,2019年7月,接过莫文隋研支团旗帜的钱颖科与队友们从通大出征,踏上了前往青海的“征程”, 在青海贵德县民族寄宿制学校开启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活。学生基础差、底子薄、教材单一……教学工作并非一帆风顺,期中考试结束,钱颖科所任教的八(4)班、八(10)班汉语成绩并不理想,她一度质疑自己的能力,常常问自己“我为什么要来?”直到有一天,她晕倒在讲台上,醒来时,看到学生们担忧的目光,听到他们说“老师,您好好休息,我们一定会努力学好汉语的!”说起这段经历,钱颖科的眼眶渐渐泛红,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下来,她说,那一刻,她的心不由自主得揪了起来,她忽然明白了“我为什么要来?”为了这群可爱的孩子们!

钱颖科再次走上讲台,守护藏族学生们的梦想,并与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每月近80节课时、每周5个早晚自习、每天85份的作业都成为她甘之如饴的快乐。期末考试时,两个班的汉语成绩取得了极大的进步!“记得有个学生格日多杰,他以往上汉语课,都是在做数学作业,语文作业什么都不写的。后来慢慢地,他上汉语课,跟我有眼神对视,我就知道他上课有在努力地听。期末考试,他获得了‘进步之星’的奖励。”钱颖科笑着说。

2020年农历新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钱颖科和队友们返回青海复课的行程受阻,通大老师、南通援青干部等纷纷劝说暂缓返青。但微信群里,“老师,您最近怎么样呀?”“老师,您什么时候回来呀?”……孩子们的牵挂叩击着钱颖科和队友们的心房,也坚定了他们按期返回的决心。他们做好各项防疫工作,于3月2号,从各自家乡启程,踏上了返回青海贵德的支教之路,他们也成为首支返回青海服务地的高校研支团。“晚上10点多才到学校,很多人打着手电筒在等我们,当时眼泪就刷刷下来了,隔离点上也准备了丰富的物资。”钱颖科说:“当地的学生和老师给予的温暖,让我们觉得当初的义无反顾都是值得的。”

一年的支教生活中,钱颖科和队友们一路踏泥而行,扛着米面,上牧区扶贫;一道向阳而走,冒着风雨,寻找辍学学生……结束支教工作,他们联名给时任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写信,汇报了一年来支教工作的体会和收获,表达了把“小我”融入“大我”、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的决心。娄勤俭回信勉励通大支教学子:让“莫文隋”之花在青海高原常开。“我觉得支教不在于有字之书的教授,而在于无字书的开发,让他们知道人生有很多种途径,有多样的生活方式。”钱颖科说。

支教一年,难忘一生。目前,钱颖科正在通大继续读研,但她时常牵挂青海的藏族弟弟妹妹们。钱颖科说,这段支教经历,也让她开始思考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时代虽然不同了,但是青春的力量是一脉相承的,每代年轻人都有自己的担当和使命,我觉得当下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也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我们要做的就是脚踏实地、砥砺自我,把自身修养和知识、能力储备提升好。”她坚定地说:“无论以后从事什么工作,自己都会努力做一个有用的人,即便成为不了那轮明月,也愿意做点亮别人路途的一束小火苗”。吴云

标签:
责编:张静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