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变老装置”,年轻人穿越到七八十岁,体验暮年生活;依托手机App,网约护士、共享护士提供在线或上门护理服务……昨天,记者在位于秦淮区瑞金北村的江苏福寿康养老创新科技园(以下简称福寿康科技园)看到,工作人员正在为南京首个养老创新科技园的正式运营进行演练。
《“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首次提出,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区域,规划布局10个左右高水平的银发经济产业园区,打造一批银发经济标杆城市。作为养老事业“优等生”,南京养老产业能否树立新标杆?
老龄化加速,事业、产业双轮驱动应对
3月中旬,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发布“关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督查激励拟推荐名单的公示”,南京作为10个城市之一,成为2021年度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明显的表扬激励推荐城市。
入选第一批“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在全国率先建成第一家市级层面“权威统一、通存通兑”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养老服务质量满意度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中位列第一……
依托突出的地理区位和资源优势,南京养老服务模式创新始终走在全国前列,成为“标杆”。
成绩盖不住隐忧。
南京老龄化率已达22.1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47个百分点,有的老城区超过30%。如何应对?坚持抓市场引导,促进养老事业、产业双轮驱动,是各级政府的共识。
市民政局局长蒋蕴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给出思路——一方面,抓好养老事业,全市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增强民生福祉;一方面,带动养老产业,比如支持养老服务机构组织通过承接政府服务项目来“导流”,依法拓展老年产业项目,激发中高端老年消费群体的消费潜力,实现“产业反哺事业,事业促进产业”良性循环。
个性问题共性问题并存,“优等生”也有短板
“老父亲骨折了,暂时不能下床,需要一张护理床,身体康复后就不需要了,还能不能申请?”“老伴年纪大了,腿脚不便,需要一个轮椅,家里条件有限,疫情过后可以租吗?”连日来,家住福寿康科技园附近的居民纷纷来电咨询。
“多功能的电动护理床、灵活多用的电动轮椅,以前需要花大价钱购买的康复辅助器具,以后每月仅需几十元即可租赁使用。”工作人员答复。
“以租代购”迈入“共享生活”,这项措施如此受老年人欢迎,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传统养老产业更偏重“服务”而忽视了“产品”。
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与老年相关的企业有15万家,较10年前上升了561%,其中江苏省以1.8万家高居第一。
业内人士介绍,单论养老服务企业数据,南京在全省名列前茅。不过,已是养老服务“优等生”的南京,在养老产业多个赛道优势并不明显,甚至还有短板。
从二产看,老年用品有影响力的特色产品、龙头企业、知名品牌和高能级产业承载平台较少。再看三产,以老年人为主要受众目标的短视频生产、电商零售,南京才刚刚起步,与北京、上海、杭州相比有相当大距离。
此外,作为全国共性问题的银发经济发展结构性矛盾在南京也日益凸显,比如优质康养资源、养老产业规模、养老服务质量、养老金融产品等均与老龄化人口规模、发展趋势不匹配。
以平台为抓手,产业园区建设按下“快进键”
“要在加强规划引领、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产品创新、培育服务品牌上下功夫……特别是要打造一批创新力强、品质优良、标准规范的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为老服务优质品牌’,引导老龄产业集群发展。”3月19日,复旦大学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彭希哲教授在南京大学主讲《老龄化应对与银色经济发展》时指出,我国应尽快建立全人口、全生命周期的老龄化应对策略,推动“银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在南京,作为银发经济标杆城市建设的平台载体,产业园区“引擎”轰鸣。
“相对于新建了多少养老机构、提供了多少床位,实际上老年人对养老产品有更大需求,这对产业发展提出新要求。”秦淮区民政局副局长杨颉介绍,为此,该区民政局、瑞金路街道与福寿康集团合作建设福寿康科技园。园区首期建筑总面积约800平方米,打造集社区医疗护理站、大数据智慧平台、辅具租赁产品及智慧居家养老展示、认知症老人日间照料干预、多功能服务指导中心五位一体式的养老综合体。
江苏苏颐健康养老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从事养老智库研究、养老人才培训等,董事长田小兵告诉记者,依托高校资源,公司正在鼓楼区青岛路建设银发经济产业园,打造健康养老、娱乐养老、文化养老、科技养老的全龄老年舒心生活圈,“既要丰富老年用品供给,完善老年服务,更要成为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基地”。
银城、朗诗、瑞芝康健、悦华、悦心等养老品牌企业,也都依托各自阵地,积极扩容包含一、二、三产在内的“综合体”。
银发经济,方兴未艾。记者 徐静 马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