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街头巷尾,那一抹动人的“志愿红”
2022-01-04 08:36:00  来源:南京日报  
1
听新闻

志愿者为残疾人送去关爱。通讯员 赵梦梦 董瑾 记者 徐琦 摄

元旦小长假,外出游玩、逛街购物的市民,享受到了阳光灿烂的冬日温馨。然而,在我们的身边,却有着一群不分假期和节日,坚守在自己志愿者岗位的默默奉献者。他们的身影,映衬出一抹假期中格外动人的“志愿红”。节日中,记者走访了其中的几位。

讲解员:“红色历史我来讲”

“大家请向右看,眼前的这艘船就是大名鼎鼎的‘京电号’小火轮了,渡江战役打响时,工人们驾驶‘京电号’小火轮驶向江北岸接运解放军,为战役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元旦小长假的第二天,郑治国站在渡江胜利纪念馆内的广场上,向身边的参观者讲起了渡江战役的故事。

当天,和他一同前往参观的,是鼓楼区热河南路街道三汊河社区的20多位居民。冬日的午后,暖洋洋的阳光洒下,“京电号”小火轮更显熠熠生辉。在场的居民们听得认真,郑治国讲得耐心。

2017年,郑治国成了三汊河社区的一名社工。“我住在这儿,工作在这儿,对这里感情很深,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那样波澜壮阔的历史,我想把它讲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听。”他说,当社工的一年后,自己报名当上了志愿讲解员。几年来,他通过接受专业培训,讲解“功底”增加了不少,一有机会他便积极投身到志愿讲解工作中。

“今天是小长假第二天,是新年伊始,社区组织了一批居民前来参观,我就主动要求来帮忙讲解了。”他说,这样的度假方式为新的一年开了一个好头,有意义,更值得回忆。

巡逻员:“景区安全我来护”

遒劲的树枝、低垂的树梢,落日余晖下灰瓦白墙的建筑古色古香……冬日的栖霞山褪去了深秋的“红妆”,现在看去,也别有一番风味。

元旦小长假期间,栖霞山风景区有这样一群身穿醒目红马甲的志愿者,穿梭在山林之间,景区重要的路口和醒目的标识景点都有他们的身影,为游客提供各类旅游咨询服务。

2日,记者在景区导游中心看到,志愿者龚晨变身“巡逻员”,拿着喇叭和扩音器,向游客们介绍参观路线、历史人物知识、景点位置、注意事项等,并就游客咨询较为集中的问题进行详细说明。“面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我们会主动搀扶并引导至接驳车。遇到有想学习中草药植物知识的小朋友,就有专门负责的志愿者向其讲解。”他说。

“节日期间,疫情防控更是不能落下。”龚晨告诉记者,栖霞山坚决落实疫情常态化防范措施,游客游园需佩戴口罩,接受体温检测以及苏康码、行程码查验。购票采取实名制线上购票,最大程度保证游客安全。

送货员:“买菜烧饭我来做”

1日一大早,在栖霞区迈皋桥街道汇虹园社区凤和东园小区1栋一户人家,一位老先生敞着大门,手插着兜,“眼巴巴”望着电梯口。随着电梯“叮”的一声,“送货员”——穿着红马甲的社区志愿者一手拿着新春福字和挂历,一手拎着米面粮油等生活物资,说道,“阚大爷,新年好!快进门,我给您带了新年礼物。”

这名志愿者名叫李玲平,是社区助老志愿者,而她长期帮扶的阚培盛是一名高龄失能老人。李玲平带上房门后,领着阚老坐在餐桌前,热了份早餐,又熟练地帮老人分类垃圾、打扫卫生、整理叠被。“小李不仅是来这儿帮忙的,更像是家里的一分子。”阚老笑盈盈地看着小李送来的“福”字,心里有一股说不出的暖意。

“在我力所能及范围内,我想尽可能帮助更多老人解决生活上的困难。”李玲平说,随着居家养老服务的日渐规范化,社区志愿为老服务工作也日益深入。每逢传统节日,社区居家养老活动中心都有特色活动,她每周也会定期上门为老人提供贴心服务,包括测量血压、按摩肩背、助浴送餐、代买菜代缴费等。

家政员:“穿衣梳头我来帮”

“大哥,新年好,我来看您了,今天感觉如何?”新年第一天,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齐修社区的志愿者唐建华,早早来到高龄独居老人王国柱家中,一进门就亲热地寒暄了起来。

唐建华是齐修社区的“萤光志愿者”团队成员,她和恒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工,当天奔赴了多个独居老人家中。在84岁的王国柱家,这个编外“家政员”帮助老人起床,梳头穿衣,收拾打扫房间,帮老人量血压,还包了老人爱吃的馄饨,煮好后一口口喂老人吃。老人关注国家大事,唐建华就陪他看电视里的升国旗仪式。

老人身患重病,和平常一样,唐建华每天都会来到老人家里,帮他打扫卫生做做家务,全年无休,近期更是一天至少上门两次。家住齐修北苑的唐建华,今年67岁,2004年退休于南京市交运集团。唐建华性格开朗,经常讲笑话逗老人乐,很受社区老年人喜欢。她2015年搬来齐修,2018年加入社区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也是第一批社区网格员成员之一,甘当志愿者,不计任何报酬。“谢谢你们,元旦不休息,还特意来看我。”84岁的高龄独居老人开心地说。

标签:
责编:张静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