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十三五”期间,泰兴市紧扣“全面建成小康,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目标,按照党中央和省市关于残疾人工作的决策部署,着力解决残疾人在康复、教育、就业、扶贫、无障碍建设、文化体育、权益保障等方面的多样化需求和特殊困难,积极推进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泰兴市先后被表彰为全省残疾人工作先进市、全省残联系统重点工作任务实名制考评优秀市。市残联被表彰为全省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示范单位、全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优秀单位、全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省志愿服务爱心单位,4个助残项目被表彰为全省残联系统年度创新创优项目,8项工作在全国全省作经验介绍。
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万力来泰兴市调研
残疾人工作更加充分地融入和纳入大局
一是残疾人事业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残疾人工作纳入到党委、政府工作的大局统筹安排,建立了稳定增长的残疾人事业经费保障机制。市委、市政府将残疾人工作纳入乡镇(街道)和园区党建法治考核内容。残疾人精准扶贫工作被纳入到全市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和促进城乡居民持续增收三年行动计划统筹推进。市政府将残疾人教育纳入全市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了《泰兴市残疾人联合会改革实施方案》、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实施办法》、市政府办印发了《泰兴市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实施方案》。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走访慰问贫困残疾人、出席各类助残活动。市人大、市政协领导多次视察调研,为推动该市残疾人事业发展增添了动力,鼓舞了信心。
二是残疾人工作推进纳入全市年度工作目标。“建成乡镇(街道)残疾人之家14个、社区残疾人之家2个”“为全市110户困难残疾人家庭实施入户硬质路、厨房和卫生间设施配备等无障碍改造”等工作相继被列入年度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市政府将“开展残疾人就业培训,全年培训500人,扶持100人参加辅助性就业”列为年度百项重点工作。各乡镇(街道)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将残疾人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督查考核范围,确保各项扶残助残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
“同心之越”党建联盟走进济川街道越街社区残疾人之家
三是残疾人事业发展成为各级各部门重要关切。市政府残工委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不断完善,推动涉及残疾人民生的重大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市残联与财政、民政、地税、人社、卫计、教育、体育等部门围绕残疾人社会保障、就业、康复、教育、体育等方面协同制定了12项惠残政策或制度化管理文件。一些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市财政购买公益性岗位配备了16名“残疾人之家”专职管理员;协商市教育局在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内,建设泰州市首家公办性质的残疾儿童幼儿园——市康福幼儿园;残疾人竞技体育纳入全市运动员竞技体育奖励办法同步实施、同标准奖励;首次定向招录了1名残疾人公务员;市七运会设立了残疾人部比赛等等。
市残疾人托养中心举办园友秋游活动
四是助残社会组织纳入残疾人公共服务体系。助残社会组织纳入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范畴,为健全和完善残疾人公共服务体系、助推残疾人小康进程作出了积极贡献。成立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年度可用资金150万元,品牌化运作8个公益项目,受益残疾人2.1万人次。广泛动员社会助残力量参与助残,注册成立了市春风助残志愿者协会,建成助残志愿服务基地,广泛参与残疾人康复、托养机构服务工作,被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认定为“四星级文化助盲志愿服务团队”。
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得到新提升
残疾人社会保障措施更加有力,残疾人生存质量和保障待遇显著提高,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网络基本构建,服务受益面逐步扩大,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残疾人基本民生得到稳定保障。推进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3013名建档立卡低收入残疾人实现精准脱贫,为650户建档立卡和贫困重度残疾人实施家庭无障碍改造,配备居家生活基本设施。每年向13059名残疾人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向12949名残疾人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享受“两项补贴”的残疾人全部纳入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为1556名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子女发放教育补贴,为724名残疾人发放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7680名残疾人办理了城市公交“爱心卡”。每年为3万名残疾人及其亲友办理意外伤害保险,黄桥镇祁巷村成功创建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村。
二是残疾人就业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发挥残保金杠杆作用,指导用人单位为残疾人开发适宜的工作岗位,安置621名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实施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和“创翼”助残2.0计划,累计举办99期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培训残疾人2827人,组织49名残疾人参加全国和全省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5人在5个项目比赛中获全国和省级大奖。实施《残疾人创业扶持试行办法》,累计扶持149名残疾人。实施《在全市残疾人托养机构发展残疾人辅助性就业的暂行办法》,累计开发24个残疾人辅助性就业项目,451名残疾人参加辅助性就业。
市残联举办第三届残疾人手工编织培训班
三是残疾人康复服务全面普及。实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累计服务2.3万人次,残疾人康复服务覆盖率达85%。建成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东部训练点,开展“医康教”三位一体的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工作,建立“三评一建”残疾儿童康复效果评估机制,每年为400多名残疾儿童提供免费康复服务。建成以市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中心为龙头、互联网服务平台为基础、乡镇辅具服务站为骨干的辅具服务网络。改造提升3个省级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点,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广泛开展康复知识宣传和残疾预防活动。累计为1275名贫困家庭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为1000多名贫困家庭精神残疾人提供免费基本用药服务。
黄桥镇祁巷村成立全市首家村级盲人阅览室
四是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市残疾人托养中心全国“阳光家园”机构示范效应和辐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累计实施重度残疾人疗养活动20期,服务2500人次,帮助入托残疾人实现生活自理、简单劳动以及融入社会能力的“三能提升服务”被评为泰州市机关(行业)服务品牌,残疾人托养工作模式入选中国残联《残疾人托养服务规范》培训教材。建成35个“残疾人之家”,每年服务600多名残疾人,实施《“残疾人之家”评估认定和分级管理办法》,明确各级机构的服务内容和差别化考核标准,推动全市“残疾人之家”发挥基层残疾人公共服务综合阵地作用。
市残联举办2017-2019年度康复体育终期评估成果展演
五是残疾人文化体育生活丰富多彩。市残疾人艺术团吸纳80名残疾人演员,向社会公开演出30场。高质量承办《国家通用盲文方案(试行)》试点工作培训班、全国第八届“残疾人健身周”盲人板铃球培训与体验活动、第二届中国华东地区盲人按摩高峰论坛、全省盲人板铃球培训班暨友谊赛、全省儿童康复治疗师学术沙龙等活动。选送的小品《盲》《牵着蜗牛去散步》获第九届全省残疾人文艺汇演二等奖、《马路天使》《阳光超市》分获第十届全省残疾人文艺汇演二等奖、三等奖。康复体育、健身体育和竞技体育同步协调发展。实施“康复体育关爱家庭计划”,组建350人的残疾人康复体育指导员队伍,开展轮椅排舞和桌上冰壶球项目推广。参加第四届全国残疾人排舞公开赛获得特等奖和优秀组织奖,参加全省残疾人排舞公开赛获得肢体残疾组轮椅融合组规定曲目特等奖、智力残疾组混合组规定曲目一等奖。市第七届运动会首次设立残疾人部,750人次参加了7大项35个小项的比赛。张变夺得里约残奥会女子轮椅乒乓球TT5级单打和团体两块金牌,实现该市残奥会金牌零的突破;朱涛获得全国残疾人田径锦标赛男子成年组T36级200米金牌,钱璪获得全国残疾人田径锦标赛女子F34级铅球决赛第三名。该市运动员在全省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上获得9金5银,在全国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上获得2金4银1铜。
残疾人组织建设上了新水平
全面推进残联改革,基层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一是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切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学听跟”“走转改”专项活动,坚持“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推进残联系统服务窗口前移,创新服务手段,简化办事流程,积极为残疾人办好事、办实事,残联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不断增强。
市残联举办全国残疾预防日宣教活动
二是残联改革落实见效。完成省残联交办的残疾人专门协会改革试点任务,推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的比例不低于1%。自主运行“泰兴残联”微信公众平台,成功举办两届十佳残疾人自强模范和两届十佳助残先进个人评选活动,先后有80人获得表彰。建立健全残疾人残疾类别等级评定委员会工作机制和全市残疾人实名制信息大数据,部署开展安全管理专项整治三年行动。
三是残疾人工作者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建立完善残疾人工作者考核管理、培训提升等制度,坚持每月召开1期残疾人专职委员例会和残疾人之家专职管理员例会。市肢体残疾人协会副主席李雪梅参加首届全国残疾人专职委员知识竞赛获团体第一名,被授予全省自强模范称号。2人获得全国辅助器具适配技能竞赛三等奖,3人获得全省残联系统学法用法知识竞赛一等奖,市残疾人康复中心被命名为“江苏省巾帼文明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