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扬州市广陵区残联:切实改善民生,惠及广大残疾人
2021-07-27 09:30:00  来源:南京晨报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 “十三五”以来,广陵区残联把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重点任务,通过项目推进、平台打造、兜底保障、精准扶贫等一系列举措,切实改善民生,更多惠及广大残疾人,残疾人保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2019年8月,扬州市残联、广陵区残联和君心志愿者协会联合举办了主题为“赞颂改革开放,共享发展成就”的参观活动,组织30名多名残疾人乘大巴来到市民中心附近的扬州市规划展览馆参观体验。

一是多措并举、项目推进,助残民生实事任务不断完成,残疾人的获得感进一步提高。

该区残联大力实施残疾人康复就业助残惠残民生实事,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在残疾人就业创业、增产增收方面实现“应帮必帮”,在辅具适配、康复训练、白内障手术、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精神病患者服药等方面实现“应补尽补”,在发展残疾人教育、扶残助学方面实现“应助必助”。

在残疾人就业创业方面。不断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近年来,该区共安置残疾人就业326人、落实残疾人辅助性就业116人,扶持25名残疾人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扶持建立了13家盲人按摩机构,全区有25名盲人从事按摩业,通过举办家电维修、蔬菜种植、盲人按摩、淘宝电商等职业技能培训班,累计培训残疾人541人次,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专职委员方成在2018年度“宜生到家杯”全国残疾人岗位精英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电子商务项目全国第二名。通过技能培训、技术指导、资金托助等措施,新建扶贫基地5个、创业基地4个,集中安置90余名残疾人,辐射带动160多名残疾人脱贫,使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在残疾人康复服务方面。以区、街道(乡、镇)残疾人康复指导站为中心,社区(村)残协为纽带,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着力扩大残疾人康复服务覆盖面,推进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近年来,为了有效帮助残疾人补偿和改善功能,区残联先后向残疾人发放辅助用具1531件、装配假肢41例,依托定点医院开展贫困白内障免费复明手术350例,为1163人次的贫困精神病患者实施免费给药,向95名贫困精神病患者发放住院救助,贫困精神病人监护率达到95%,确诊了767名6岁以下残疾儿童和76名7-14岁脑瘫孤独症儿童,全部落实进入专门机构接受康复训练。此外还对全区347户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进一步方便了残疾人的生活起居。

在残疾人自强典型方面。我区肢体残疾人严炎作为中国残疾人作家联谊会会员多年来不辍笔耕,宣传可爱的家乡,多部作品在《中国残疾人》等国家级媒体发表;因股骨头坏死致残的夏鹭,凭着顽强的信念走上文学创作和摄影书法的道路,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并入选“最美扬州人”;无汗症残疾人光光的优秀泥塑作品被省领导收藏,并到日本进行交流,目前在我市东关古街上设立泥塑工作室,进行作品展示和技艺传授。肢体残疾人倪家兴凭借自己的勤劳和智慧积极创业,建成扬州百草源牧业有限公司,打造国内首屈一指的自繁自养肉羊供应基地,还发挥残疾人扶贫创业基地安置就业、技术培训、带动脱贫、辐射扶持的功能,依托“产学研”合作基地向残疾人传授羊养殖和保健技术。旅居瑞典的广陵女孩吴晶,自幼失明却乐观面对人生,坚持用毅力追逐梦想,曾代表国家队参加雅典残奥会,多次参加残疾人亚运会和全国残运会,共获金牌14枚,并用长笛抒发对生活的热爱,是世界首位使用可视化科技成果参与专业交响乐团演奏的盲人音乐家,被选为“江苏青年友好使者”,充分展示了当代残疾人的才华与风貌。

在组织志愿者助残方面。稳步推进助残志愿服务网络建设,全区助残志愿者人数达到3200多人,先后在10个乡镇街道建立志愿者助残联络站,114个社区(村)成立了助残志愿者小组,做到“服务到社区,结对到家庭,帮扶到个人”,为残疾人排忧解难。2018年成立的君心志愿者协会是专业性公益扶残助残志愿者团体,协会先后被授予“优秀社会组织”,“优秀合作组织”,“最佳支持组织”、“杰出公益团队”和“优秀志愿者团队”等称号,会长叶丽君被评为扬州市“扶残助残先进个人”,被市残联授予“扬州市最美助残人”荣誉称号。

通过“全国助残日”和残疾人日等系列助残志愿活动的广泛开展,舆论宣传力度不断加大,残疾人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关注,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风尚进一步形成。

在残疾人组织维权方面。从2016年开始,广陵区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区,开展了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数据动态更新工作,构建成覆盖全区残联系统的“智慧残联”综合信息平台,为残疾人及时提供“精准、智能、便捷、高效”的保障服务。充分发挥残联联系残疾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及时处理来访和督办上级交办的残疾人来信153件,有序推进残疾人机动车更新工作,在积极协调化解各类矛盾的同时维护了社会稳定,来访群众满意率达到100%。

二是依托平台、规范打造,残疾人服务机构不断建成,残疾人社会参与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方面,健全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保障残疾人基本需求。乡镇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和大多数社区(村)均建成了康复室,26家社区建成了残疾人“幸福港湾”。在儿童康复训练机构建设方面,先后成立了雏鹰儿童发展中心和智童儿童发展中心,开展6岁以下残疾儿童免费抢救性康复训练,满足了残疾儿童的康复训练要求。

另一方面,健全托养服务体系,保障残疾人人格尊严。在23个残疾人较为集中的社区,建成了集日间照料、辅助性就业、康复服务、文体活动于一体的多功能服务平台“残疾人之家”,为有需求的残疾人提供方便周到的服务。

标签:
责编:浦琼月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