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半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残联的关心支持下,在市政府各残工委成员单位的积极支持下,宜兴市残联系突出党建引领、立足科学发展、把握精准服务、聚焦富民增收、强化文化助残,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残疾人工作相结合,把落实省市重点目标任务与满足残疾人服务需求相结合,把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与残疾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结合,突出重点,精准发力,上半年宜兴市紫砂文化助残工作取得较好成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该市有残疾紫砂艺人360多人,拥有职称人数占40%以上,其中正高级职称4人;高工9人;工艺师13人;助工18人。
强化载体,提升能力
进一步优化紫砂文化助残的载体平台体系,对已经形成“一校、一社、一会和三基地”的格局进行服务能力再提升。“一校”即爱德培训学校,作为首批国家级残疾人职业培训示范基地和残疾人参与“非遗”传承培训基地,进一步完善设施设备,做强紫砂特色培训,着力开发劳动力资源促就业、稳就业;“一社”即爱德陶艺社,作为省文化创业基地和首批国家级残疾人文化创意示范基地,关注市场需求,突出线上线下的产业化运作,抱团适应新业态、稳增收;“一会”即宜兴市文化助残促进会,围绕“紫砂文化助残”重点集聚优质资源开展专业化活动,培育工匠工作室,提供展现展示机会以增强残疾紫砂艺人获得感、幸福感。“三基地”即市级“非遗”项目残疾人实训基地、残疾人陶艺实训基地和残疾人陶艺就业创业基地。市残联进一步调整认定了2家市级残疾人陶艺实训基地,以对接强化陶艺“启蒙培训”和孵化残疾人初期就业。依托市级“非遗”项目残疾人实训基地——季畅园紫砂艺术馆,着力开展省级残疾人“非遗”传承试点培训工作,动态扶持和重点培育市级残疾人陶艺就业创业基地。
优化资源,搭建平台
一是依托国家级“非遗”传承基地,搭建“技艺支持”平台。市残联联合季畅园紫砂艺术馆举办17人参加的《常青壶》制作技艺提高培训班和16人参加的紫砂花器(《灵猴献瑞壶》)制作技艺“非遗”培训班。两期培训后通过考核确认33人次全部合格。今年首批省级“非遗”试点培训工作周期为一年。通过培训,残疾紫砂艺人系统掌握了相关壶型的制作技艺,进一步拓宽了就业渠道。今年全国助残日期间市残联举办了“学史力行,特艺匠心”残疾人职业技能(陶艺项目)选拔赛,20位选手参赛,前二位将参加全省技能竞赛。
二是与市级电商助残基地合作,搭建“展示推介”平台。市残联举办“大彬后院”电商助残基地揭牌活动,为残疾紫砂艺人线上作品推介和展现展示开辟了新途径,为残疾人参与“非遗”传承培训和适应新业态就业增收创造了新条件。残疾紫砂艺人通过作品“展示推介”增强了融入社会、提高技能、实现自身价值的信心和决心。
三是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搭建“志愿助残”平台。以参加“宜兴市志交会”为契机,将“关注特殊的泥”志愿服务项目的实施推向新高潮。市爱德培训学校的紫砂文化助力残疾人高质量就业创业志愿服务项目不仅参加了“火红年代 志愿有我”宜兴市志愿服务展示交流会线下现场展示,还参加了线上网络直播展示活动。同时,市残联通过党建共建和紫砂名家志愿服务的形式,以爱心认购紫砂作品,义务认领带培残疾人制壶或陶刻技艺等方式,为残疾人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实际困难,进一步增强了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足感。
四是放大载体功能,搭建“作品销售”平台。30家爱心企业认购残疾人作品40.7万元。今年5月15日,在第三十一次“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紫砂传承,爱德九久”文化助残结对仪式举行,九隽陶艺有限公司九位大师和陶艺社63名社员结对,用“口、手、眼、心”倾力帮扶残疾紫砂艺人,开启了全新的技能提升和作品销售模式。
完善政策,导向激励
市残联认真研究无锡市委“一个意见两个办法”,从政策层面进一步细化优化紫砂文化助残项目实施的导向性措施。在此基础上,市残联完善了《宜兴市残疾人文化创业基地考核办法》。进一步完善《宜兴市残疾人创业就业基地扶持考核意见》,提高了资金奖补标准,使之更具激励性和导向性。对符合条件、自主创办“陶艺工作室”的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2.5万元和三分之二社保补贴,为残疾紫砂艺人创业注入新动力。
下半年,宜兴市残联将以更高站位、更新视角,抓好各项基础业务,落实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擦亮紫砂文化助残品牌,强化担当、奋发作为,切实提高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为宜兴市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