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盐城市响水县残联:在强化两个体系建设中谱写助残事业新华章
2021-09-27 11:2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 “十三五”是响水县残疾人事业发展不平凡的5年,五年来,响水县残工委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省市残联年度工作要点,将残疾人事业和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优先纳入本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各项工作跻身全市前列。2018年,响水残联荣获全省残联系统实名制综合考评第一名,2019年获得全省残联系统项目资金绩效考核第一名,“十三五”以来,响水资金绩效考核一直处于全省前列。2017年获得全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集中光伏发电项目被评为省残联“创新奖”、2021年经市残联指定为全省残疾人基层文化试点县,受邀参加省无障碍环境建设导则编写;2次在全省扶贫工作会议上做经验交流,全市残疾人之家创建、家庭无障碍改造现场会在响水召开,康复工作率先实现医康教一体化运营,2020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年度工作综合先进集体。

一、以精准脱贫为抓手,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1.精准扶贫保证目标完成。响水残工委把精准脱贫作为残疾人小康进程重要抓手,政策用足,措施实在,先后两次在全省脱贫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充分发挥残工委职能作用,将残疾人教育培训、社会救助、就业激励等纳入政策保障范围。推动政府制定特困群体脱贫攻坚措施,明确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所有持证残疾人不分类别全部单独立户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对2019-2020年无法达到最低收入标准的低收入户按580元/月的标准进行补贴,到2020年7月底,最后一批5135名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提前实现全部脱贫目标。

2.借助政策做优扶贫项目。作为省残联年度创新项目,2018年响水县利用县残联房屋资源集中实施发电容量为250kw、年发电量30万度的光伏发电项目,累计产生收益42万余元,每年惠及150余户扶持1500元。抓住省政府分户式光伏发电扶贫项目,为运河、黄圩、张集、六套等4个镇区的142户安装了分户式光伏发电站,超三倍完成58户创建任务,平均每户每年创收2200元以上。

3.惠残扩面推进新政出台。在全面出台并落实省市残联各项政策基础上,积极主动协调政府扩大两项补贴覆盖范围,率先为全部重残人员和智力精神残疾人按城乡统一标准发放120元/月的护理补贴,今年已提高到130元,也是全市第一个为重度听力言语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的县级残联。将智力、精神三、四级残疾人、16-60周岁无业困难肢体三级残疾人纳入两项补贴范围。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100%覆盖。累计为1.2万余人次低保外重度残疾人和低保内残疾人代缴城乡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同时响水县率先为重度听力言语残疾人缴纳基本医疗保险,提高了残疾人的生活保障水平。

二、以改革创新为驱动,工作机制不断完善。

1.不断推进残疾人服务阵地建设。2021年通过向县委县政府的汇报推进,县政府决定建设残疾人服务中心,在市残联主要领导的挂钩推动下,新建50亩2万平米的残疾人服务中心,把残疾人医疗、康复、教育形成三位一体的布局,并已完成方案设计。新建康复楼和成人室外康复场地和设施将为康复工作提供较好的基础条件。2016年响水县新建了一个面积达7000平方米的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率先成为寄宿制托养常态化运营的县级残联。

2.不断夯实基层队伍建设。为14个镇区场配备了17名残疾人专职委员,152个村居配备残协委员,率先实现残协委员全覆盖。率先为20个残疾人之家提供公益性岗位人员。响水县还率先在全市2次提高了镇区专职委员的待遇,确保不低于政府购买服务岗位工资标准,采取基础工资加考核绩效浮动奖金的分配方式,有效提高基层专委工作积极性。2021年响水县按照《响水县残疾人联合会改革实施方案》,参照社区工作者模式搭建专职委员工资、职务上升通道,激发和提高了专职委员队伍热心基层残疾人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3.不断扩大就业增收渠道。2016年被省残联评为全省县级残联中唯一一个就业工作先进单位。通过组织残疾人专场招聘会、购买中介机构服务、向企业推荐就业等各种方式, 5年共输出残疾人外出务工1500余人次,实现灵活性就业2600余人次,县内福利企业安置250余人。辅助就业形成链条。2016年以来,响水县在全市率先创建县级项目调配中心,率先出台《响水县残疾人辅助性就业补贴实施细则》,激发民间机构创办残疾人之家热情,为市残联出台相关文件提供了蓝本。通过政府购买确定中介服务机构,先后开发、储备12个辅助性项目,分片区形成赛车零件、无线路由器天线焊接、圆珠笔组装等多个特色项目,实现辅助性就业项目全县调配,常年辐射所有残疾人之家。全县14个镇区创建的20个残疾人之家,有420余名残疾人实现庇护性就业,残疾人之家常态化运营率100%。形成了“激活一点,带活一片”的培训就业格局,让残疾人有了脱贫增收的“敲门砖”。

三、以助残实事为切口,各项权益得到维护。

1、精准康复实现高质量从有到优。残疾人康复服务率连续多年达到100%。出台《关于印发响水县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提高响水县残疾儿童康复项目补贴水平;通过公开招标,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提升响水县残儿康复层次,创建了响水德赛堡康复中心并于2020年正式投入运营,中心每年可为300人以上残儿提供专业康复服务,康复质量稳步上升。率先在镇区设置了4个残疾人辅助器具基层驻借点和12个社区康复示范点,实现辅助器具按需适配,提高了适配精度和及时需求,5年共为4200余名残疾人适配辅助器具7100余件。响水县创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后,每年都由定点医院开展为300例以上贫困残疾人免费复明手术,率先在全市实现为精神残疾人提供费用减免和餐费补贴政策,每年累计为1000余名贫困精神残疾人免费提供精神类基础药物,为住院病人提供免费救助。

2、评残基础性工作从集中到常态。大力推进预约评残,通过预约评残、视频评残、异地评残等,及时满足残疾人评残需求,保障了残疾人依法享受各项权益。每年组织全县基层残疾人工作者深入全县1万余名持证残疾人家庭,实现专项调查密度高、准确率高的质量要求。残疾证评定工作严肃公正,多年来,无一起因评残发证引起的上访。残疾证清理工作有序推进,杜绝残疾证的虚假冒领现象。

3.无障碍改造从样板到普惠。2019年响水县为省辅具中心打造了残疾人家庭无障碍环境改造样板现场,高质量完成了12户无障碍环境样板间改造,并为全市提供了现场会。“十三五”期间,响水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和便利化改造原则在全县范围内为638户困难残疾人家庭实施家庭环境无障碍改造。在此基础上,2019年响水县残联受邀参加省开放大学《江苏省无障碍环境导则》编写,提出的家庭无障碍改造的多项建议被采纳,得到了省残联和省住建部门的肯定。

4.群众文体从县城到基层。2017年成功完成全省“康复体育进家庭”试点工作,2021年,市残联指定我县为“全省群众文体试点县”,响水县以打造年度助残工作创新点为目标,在缺乏康复体育工作借鉴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康复体育实施方案,完成了对全县628人所需器材的安装调试。成立群众文体下基层领导小组,组织12支轻骑兵服务基层,以轮椅舞、大合唱、大鼓等基层文体活动开展红红火火。选送2名残疾人参加全省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特运会取得3金1银的优异成绩,2名残疾人分别在全国残疾人田径锦标赛和全国残运会中荣获女子成年组F41级(41级)铁饼、跆拳道比赛第一名,在2019年举行的全市残疾人运动会中,我会以14金,8银,3铜的成绩,名列团体第三。

5.助残组织从弱到强。5年来,广泛发动各方力量,创造良好的社会助残环境。2020年响水县黄海残疾人互助互济会被省残工委评为“全省扶残助残先进集体”、领办人残疾人何颜军唯一被省残联推荐评为“全省扶贫济困先进个人”,并于2021年被评为省劳动模范。张爱华以爱华残疾人之家为载体,不断增加服务残疾人的工作内容,辐射周边残疾人,已经成为远近文明的助残组织,本人也被省残联评为助残先进个人。响水残疾人工作的工作典型和事迹受到省市的肯定,先后有多篇文章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学习强国平台等国家与省级以上采用,2020年报道响水县残联服务残疾人的《江苏响水精准服务残疾人复工就业》还被新华社发通稿,搜狐、新浪等全国40余家主流媒体转载。

响水县残工委以务实、公正、贴心、周到的服务,把惠残政策落到实处,响水县残疾人的幸福指数与获得感不断提高,参与社会的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展现出积极向上,欣欣向荣的势头,在未来“十四五”的征程中,响水县残疾人的各项工作必将更加完善和提高。

标签:
责编:浦琼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