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南京市雨花台区残联:倾心倾力办实事 用心用情探新路
2021-09-29 14:23: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 雨花台区下辖7个街道和1个雨花经济开发区,现有持证残疾人6655人。十三五以来,雨花台区残联以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坚持“残健融合”核心理念,着力推进残疾人帮扶救助政策完善和落实,积极整合各街道(园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机构力量,打造了17家各具特色的残疾人之家,实现资源共享、服务共享,正逐步向有条件的社区延伸。

一是打通权属边界,压实建管责任。“残疾人之家”是服务基层残疾人的主要阵地和第一窗口。十三五以来,雨花台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之家建设,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转变,2019年将完善残联基层阵地建设、全力打造残疾人之家纳入街道考评,明确“残疾人之家”建设的街道主体责任。区残联与各街道签订“残疾人之家”建设、运营责任书,逐步建立完善了街道主体主建,区残联业务主导的模式,权属更清晰,责任更明确,支撑更有力。

二是打造品牌名片,树立行业标杆。积极探索“残疾人之家”市场化运营模式,发展优势辅助性就业项目,提升“残疾人之家”自身造血功能。推进“残疾人之家”向“残疾人工坊”转变,把“残疾人之家”打造成残疾人家门口的综合服务平台,真正打通残疾人服务的“最后一公里”。2016年,西善桥街道残疾人之家在区残联主导下建立;2020年,被省残工委授予“残疾人之家”称号,为障碍人士提供托养照料、社会融合、技能培训、就业等多项服务。机构坚持以人为本,以服务对象的需求为主导,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引入ISP评估系统,为心智障碍人士建立职业重建探索等终生保障服务,实现心智障碍人士一站式服务。2021年,该残疾人之家的项目还荣获了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四星级优秀项目。

李嘉豪,今年25岁,智力二级残疾,居住在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岱山保障房片区,无生活自理能力,从小到大都由妈妈在家照料其生活。随着嘉豪长大,身材弱小且有视力残疾的妈妈,感到非常吃力。以前,李嘉豪在家无法外出,导致脾气暴躁,不听从管教,甚至暴力袭击母亲。

得知情况后,区残联积极联系李嘉豪,为其办理了托养服务,寄宿在西善桥街道残疾人之家,为其提供制服务。自到机构接受托养照料后,李嘉豪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机构每天为其提供基本生活能力训练,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生活能力得到提升的嘉豪还得到了职业技能训练机会,甚至凭借自己的努力在残疾人之家辅助性就业项目中拿到

人生第一笔劳动奖励金。

如今的李嘉豪不仅交到了新朋友,还因表现积极,被小伙伴们推举为小班长。有了头衔的李嘉豪在残疾人之家做起事来格外的认真负责。李嘉豪的妈妈也表示现在嘉豪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开朗,再也不乱发脾气,西善桥街道残疾人之家帮助他们家庭解决了大难题。

2020年12月,中国残联副主席、党组成员、副理事长程凯亲临西善桥街道“残疾人之家”,看望了在这里生活、学习的孩子们。

2021年区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区残联将努力把它打造成集残疾人培训、就业、孵化、辐射和残疾人之家功能于一体的残疾人服务综合体和“电商+残疾人就创业”平台,每年开发2个及以上辅助性就业项目,辐射全区17个残疾人之家,让在残疾人之家托养的、有一定就业能力的残疾人有一定的经济收入。同时将常态化开展托养服务能力提升培训,推动“残疾人之家”交流互鉴,通过专家授课、参观见学、拓展训练、经验交流等形式,优化“残疾人之家”建设理念、提升建设水平、增强内生建设动力。

三是打开思路理念,增强服务效能。2020年,区残联联合区财政下发《政府购买服务救助资金实施办法》,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每年投入400万,加强我区户籍内的重度残疾人上门照护、康复服务、困境儿童关爱和残疾人之家建设等,构建更加完善的特困群体兜底保障救助体系。注重科技赋能,突出创新驱动,区残联以“互联网+”行动为指南,构建了立体式面向残疾群体服务的监管平台,积极推进托养服务由集中托养、日间照料向居家服务延伸,扩大托养服务供给,提升了居家托养服务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实现了操作“一键式”、服务“定制式”的精准化服务模式,满足残疾人托养服务需求。目前已在两个街道试点服务,下一步将全区展开。

孙丽萍,43岁,丧偶,肢体一级残疾,家住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油坊社区。孙丽萍因车祸造成四肢瘫痪,由于身体肥胖,且母亲年岁已高,照顾起来力不从心,甚至连日常的刷牙洗脸都非常困难,并且家中还有一个孩子上学,家庭生活来源仅靠车祸赔偿金来维持,微薄的家庭收入根本请不起保姆。在孙丽萍被纳入为居家照护服务对象后,服务人员根据孙丽萍的需求为其提供了生活护理服务,让孙丽萍激动得热泪盈眶。每周两次的居家上门照护服务,让孙丽萍得母亲也缓了口气,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标签:
责编:浦琼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