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江苏苏州吴江:与爱同行 润物无声
2022-12-23 12:09:00  来源:苏州市吴江区融媒体中心  
1
听新闻

今年12月5日是第37个国际志愿者日。一年来,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7.2万场次,参与人次140万,服务时长936万小时。疫情防控、志愿救援、送温暖、公益活动等,处处都有志愿者的身影,他们用时间积攒文明深度,用热情渲染文明温度,用双手展示文明力量,用脚步丈量文明尺度。

“雷厉风行”“润物无声”

杨文头村党委副书记周根宏一直坚守在志愿服务工作一线,担当诠释着“全国最美志愿者”的大爱。十多年来,周根宏几乎将个人收入及业余时间都奉献给了公益救援,参与过各类救援抢险、疫情防控等工作,彰显了新时代应急救援志愿者的责任与担当。

2020年,周根宏发起成立吴江区水上救生协会,短短两年时间,注册志愿者从最初的72个变成了376个。为了提高救援技能、普及安全常识,周根宏还通过自学,取得了救援方面国家级资格证书,依托自身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救援经验,开展救援知识公益普及,让更多群众掌握紧急情况下自救互救技能。

如果用“雷厉风行”来形容周根宏,那么“苏州最美志愿者”王一青则是“润物无声”。王一青是盛泽镇潜龙渠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2017年退休后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多年来,她是维护水环境的“民间河长”,是公益献血点的“红色天使”,是夏日里的“清凉使者”,是寒冬中为贫困孩子送棉衣的“暖心奶奶”,是防疫工作中的“银发担当”。王一青参加志愿服务上千次,服务时长位列吴江区志愿者榜首。在王一青看来,与其说志愿者在为社会服务,倒不如说志愿者从服务对象那里汲取了更多的快乐。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如果温暖有颜色,那一定是志愿红。如果用一个词概括志愿组织,在吴江一定是“各美其美。”

震泽镇面包树公益服务中心多年来奔赴贵州、甘肃等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开展“暖冬行动”,为助力脱贫攻坚、维护民族团结贡献了力量。同时,震泽镇面包树公益服务中心还开展“一杯姜茶温暖江城”“我在震泽过大年”冬令营等活动,为吴江的城市守护者、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等送去温暖。

震泽镇点爱志愿者团队成立之后,随着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团队实现了从单链式志愿服务到社会性合作式互助服务的转变。近年来,震泽镇点爱志愿者不断加强与公安、水利、社区等的合作对接,与其它条线的志愿者们并肩活跃在“文明交通”“社区安全防范宣传”“反诈联盟”等志愿服务现场,成为震泽古镇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同里国家湿地公园志愿服务队自成立以来,主要聚焦于科技科普、自然教育服务工作,通过生态科普展览、科普宣教活动、科普讲解、科普讲座、线上科普专题等形式传播生态科普知识,呼吁大众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共同建设美丽吴江。

为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推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精准化、常态化、便利化、品牌化,让志愿团队在“各美其美”的同时实现“美美与共”,吴江区文明办日前开展了“美美江城 志愿同行”2022年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创投大赛。“虽然大赛还没有结束,但各个团队的参与度非常高,此次比赛不仅有助于营造‘美美与共’的氛围,也是志愿团队拓展交流平台、孵化更优项目的好机会。”吴江区委宣传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吴江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不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向体制机制健全到位、阵地资源整合到位、服务群众精准到位的目标迈进。

“星罗棋布”“量身定制”

志愿者徐晨是土生土长的七都人,为了全身心投入志愿服务,他将手头的生意交给合作伙伴打理,离开家人专门在外租了房子,守护七都这个“大家”。“这一切我觉得特别有意义,人生的价值就在于奉献。”徐晨说。

自疫情发生以来,像徐晨一样为了“大家”舍弃“小家”,奔赴抗疫一线的志愿者在吴江不计其数。他们在疫情防控中分工协作、全情投入、多元参与,凝聚起疫情防控的强大正能量,用真情温暖了千家万户,用行动展示了最美风采。

“这些年来的志愿服务不仅培养了我的志愿服务精神,更锻炼了我的耐力,突破了我的极限,让我看到了自己的潜力。”“当我们为他人奉献出自己一份力量的时候,心里会觉得很幸福,我在志愿活动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在12月5日下午举行的吴江区“125”国际志愿者日主题活动暨吴江区志愿者交流会上,志愿者们的发言铿锵有力。据统计,吴江全区注册志愿者人数达40余万人,注册志愿团队2300余支,还涌现了“同学你早—青春护学岗”“长三角民间河长”“文明实践进网格”“街坊党校”等品牌志愿服务项目。

“我们计划将志愿服务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结合起来,针对广大群众量身定制志愿服务项目需求库和资源库,通过‘点单+派单’机制,将最符合群众需求的服务送到家门口。”据吴江区委宣传部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接下来,吴江区委宣传部将联合区教育局、团区委、区妇联、区关工委等相关单位,积极培育壮大志愿服务队伍,结合移风易俗、疫情防控、精准帮扶、平安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关爱“一老一小”等内容,拓展一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志愿服务项目,在全社会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志愿服务氛围,为打造“创新湖区”、建设“乐居之城”,推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贡献力量。史韫倩

标签:
责编:张静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