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永兴街道和沣社区围绕“优化助老助残设施 共筑温馨和谐社区”主题,依托政协“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联动区市政部门、政协委员、社区党员群众代表等多元主体,通过实地调研、民主协商、共谋方案,推动党群服务中心路口残疾人坡道建设落地实施,为特殊群体铺就“有爱无碍”的幸福之路。
精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
协商议事前,政协委员顾琴联合港闸经济开发区市政部门,通过走访调研、实地勘测的方式,开展“沉浸式”调研,覆盖了社区残疾人、老年人及周边商户。通过调研发现,党群服务中心作为社区服务主阵地,其南侧船闸路口因未设无障碍坡道,轮椅使用者需绕行300米,且台阶高达0.3米,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肢残老人王阿姨说:“去社区办事太难了,要么绕行很远,要么还得麻烦别人抬进去,很不方便。”顾琴在调研笔记中写道:“每级台阶都是民情考卷,每寸坡道都连着民心冷暖。只有把身子沉下去,问题才能浮上来。”

多方联动破解“坡道难题”
4月2日,一场“带着问题来,带着方案议”的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会在和沣社区召开。区市政局、政协委员、居民代表、物业公司等20人围桌共议,围绕“坡道怎么建”“资金哪里来”“后续如何管”三大焦点展开讨论。针对居民代表提出的“就近改造”诉求,市政部门现场展示地形测绘数据,确认船闸东路口具备坡道改造条件,并由市政部门承担建设费用。物业公司承诺将坡道纳入日常巡检,社区同步建立“网格员+志愿者”巡查机制,确保设施“建得好、用得住”。经过协商,各方一致通过,明确一周内完成施工。

小坡道托起“大民生”
本次协商成果迅速转入实施阶段。新建坡道采用水泥和石砖混合形式,坡度缓而平。施工期间,周边用警戒线拉好,做好防护。同时,社区及物业落实好日常巡查,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以前去党群服务中心办事要家人抬轮椅,现在坡道修到了心坎上!”残障居民王阿姨在体验新建坡道后感慨道。政协委员顾琴在调研中评价:“这场协商既解决了具体问题,更探索出‘群众点题、政协搭台、多方解题’的基层治理新模式。”

接下来,和沣社区将以此次协商为契机,持续开展“无障碍设施体验日”“适老化改造金点子”等活动,推动协商成果从“一件事”向“一类事”延伸,让“有事好商量”真正成为凝聚民心、破解难题的“金钥匙”。(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