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龄化程度近40%的苏庄村,白发不再只是岁月的印记,更化作振兴乡村的蓬勃力量。一群平均年龄超60岁的老人,正用热情与智慧为家乡注入新活力。近年来,苏庄村以文明实践为抓手,通过文化惠民、科技助农、志愿服务等举措,让“银发力量”成为乡风文明的亮丽风景线,走出了一条充满温情的乡村振兴之路。
百年戏台变身“文化客厅”,老有所乐展风采
走进苏庄村,修缮一新的百姓戏台成了村里最热闹的地方。方言防诈剧《钱袋保卫战》、广场舞等轮番上演,老人们既是观众也是主角。村里还推出“银发点单”系统,让老人们自主选择喜欢的活动,真正实现“按需定制”。
更暖心的是,通过5G直播设备,在外务工的子女能实时观看父母的表演。“快看!那是我妈!”在直播间里,一支《十送红军》舞蹈让村里的妈妈们意外走红,不仅展现了乡村文化的魅力,还带动了周边村庄的文化交流。戏台不再是老建筑,而是承载亲情、乡情的“文化客厅”。
农家书屋成“致富粮仓”,全民阅读涨知识
推开苏庄村农家书屋的门,适老化改造后的环境让人倍感温馨。大字版农业科技书籍整齐排列,专门设置的老花镜专区、柔软舒适的座椅,让老人们愿意走进来、静下心。每月的“全民阅读会”上,志愿者们操着地道的方言,将晦涩的种植技术讲得通俗易懂,手把手教村民解决生产难题。
种田大户老周对此深有体会:“以前种地全靠经验,现在跟着书里学,照着专家讲的做,水稻产量噌噌往上涨!”去年,他通过学习《水稻高产技术》,年收入增加了三成。如今,书屋的借阅量从每月10本飙升到50本,成了村民们口中名副其实的“知识加油站”和“致富粮仓”。
“反诈骑士”走村串户,守护乡亲钱袋子
“陌生电话不轻信,转账汇款多留心!”针对老年人容易上当受骗的问题,村里组建了“反诈骑士”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们骑着电动车,挨家挨户发放“防诈暖心包”,里面有方言版防骗指南、派出所联系卡等实用物品。他们还用情景剧、顺口溜等接地气的方式,揭露诈骗套路,让老人们一听就懂、一学就会。
“以前接到陌生电话,心里直打鼓,现在一听就知道是骗子!”村民张大娘笑着说,“这些‘小老师’讲得明白,我们一听就记住了!”在“反诈骑士”的守护下,苏庄村实现了电信诈骗“零发案”。
从百年戏台的欢歌笑语,到农家书屋的书香四溢,再到“反诈骑士”的贴心守护,苏庄村的老人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年龄不是界限,热情可抵岁月长。如今的苏庄村,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老人们的身影成为乡村振兴中最温暖的风景。正如村民所言:“咱们苏庄的‘银发力量’,不仅点亮了生活,更照亮了家乡的未来!”(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