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伴着渐深的暮色,一场别开生面的“老街亲子文化漫游会”在南通市通州区石港镇西大街展开,青少年和家长们在亲身体验、亲手创作、亲耳聆听中,触摸时光的温度,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暮色漫游 捕捉老街印记
在古色古香的青石板路上,孩子和家长们跟随老街文化讲解员,探寻着青砖灰瓦间尘封的历史故事。他们驻足在老店商号的历史遗址前,聆听其兴衰传奇;在一处处老建筑中,惊叹于古人的建造智慧;更行经在一个个老手艺工坊,解锁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时代密码。行至祈福墙前,孩子们踮起脚尖,认真许下自己的心愿。各对家庭穿梭在老街的角角落落,寻找心中“最喜欢的角落”,将广玉兰、石板路、老屋檐、红灯笼等独特的暮色记忆留存。

大家还来到老街的四毛糕点,探访石港特色美食冰雪酥的制作技艺。“制作冰雪酥啊,要用当年的新米磨粉,蒸的时候火候更是关键……”老师傅将传承百年的制作技艺娓娓道来,指尖的技艺流转和匠心坚守令大家赞叹不已。
非遗共创 巧绘老街元素
在手工创作区,孩子和家长们用吹塑画的形式再现老街漫游所见。有的选中了荷花的粉白花瓣,有的盯上了银杏树的扇形叶片,还有的要刻下灯笼垂落的流苏。家长手把手指导孩子使用刻刀勾勒轮廓,再蘸颜料晕染。灯光下,亲子的影子叠在画纸上,不一会儿,一幅幅生动的图景便从吹塑纸上“长”了出来。孩子们用创意将老街的一角“揣”进了怀里,印在了脑中。

历史深读 讲述岁月故事
社区志愿者为大家带来了一堂“老街历史小课堂”,点明了这条521米长的深巷所承载的千年记忆,讲述了老街改造变迁与居民守护坚守的故事,串联古今。“那冰雪酥的手艺是怎么传下来的?”“老街未来会怎样?孩子们凝神倾听、踊跃提问,在生动的讲述中深刻理解了脚下这片土地的温度与厚度,以及历史与当下生活的紧密联结。活动最后,家长和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在历史绘本中遍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丽宝库,了解更多传统文化更迭延续、活态传承的生动故事。

此次深度探访,让老街老巷不再仅是物理空间,而成为了连接过去与未来、唤醒文化认同的生动课堂,更在年轻一代心中悄然种下了守护城市文脉、传承历史记忆的种子。(高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