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厚植爱国情怀,北京师范大学“烽澄长歌”实践队近日赴江苏南京开展国防主题暑期社会实践。实践队以“峥嵘八秩河山复,抗战精神照穹庐”为主题,通过走访红色地标、开展校际交流等形式,上了一堂融历史、现实与未来于一体的“大思政课”,在行走中筑牢新时代青年的信仰之基。
清晨的雨花台烈士陵园,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国旗护卫队的实践队员们身着仪仗服,在此举行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升旗仪式。队员们表示:“无论身在何处,我们共护一面旗。在雨花台升起国旗,是精神的洗礼,我们护卫的不仅是国家尊严,更是英雄们用生命捍卫的信仰与荣光。”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一组组史料、一件件证物,无声地诉说着那段沉痛的历史。“300000”的数字触目惊心,大家深刻认识到,“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是每一代中国青年不可推卸的时代责任。
作为高校国防教育的积极实践者,实践队此行的重要任务之一,便是与兄弟院校展开深度交流。走进素有 “兵器技术人才摇篮” 之称的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等高校。实践队成员表示:“走访让我们深刻理解到,国家安全与每一位青年学子息息相关。我们不仅是知识的学习者,更应成为国家安全的坚定守护者和‘隐形国防力量’。”
本次实践突破传统模式,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实践队员们化身“红色故事宣讲员”,为一群小学二年级的孩子们生动讲述了雨花英烈袁咨桐的故事。这种“大手拉小手”的模式,不仅是红色教育的生动输出,更在青少年心中播撒下了爱国主义的种子。
此外,实践队还结合专业优势,在当地开展大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活动,将红色教育与服务社会紧密结合,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
本次“烽澄长歌”国防主题实践活动是北京师范大学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深化高校国防教育建设的重要一环。学校旨在通过此类实践,引导青年学子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行走中感悟、在实践中成长,自觉将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文/塔心玥 张沫涵 图/刘晔 高海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