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的热浪裹着城市的喧嚣,外卖骑手、快递员们的身影依然穿梭在滚烫的街道上。凤凰社区党总支以“暖蜂驿站”为支点,奏响“清凉补给、法治护航、常态服务”三重乐章,用贴心举措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撑起一片夏日晴空。
推开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玻璃门,“暖蜂驿站”的红色招牌下,几位骑手正捧着冰水降温。十几平方米的空间里,空调冷气驱散了暑气,饮水机旁码着整箱矿泉水,急救箱里的藿香正气水、创可贴随时待命,共享充电宝、折叠凳等用品整齐排列。“每天跑单路过这儿,进来喝口水、充会儿电,比在路边暴晒舒服多了。”快递员李师傅擦着汗说。这个 “15 分钟清凉圈”自开放以来,已累计服务户外工作者超百人次,成为他们奔波途中的“能量补给站”。
“签合同时没写工资明细,万一老板拖欠怎么办?” 驿站一角的普法课堂上,骑手们围着社区法律顾问追问。志愿者手持《民法典》,结合“送餐途中遇事故如何认定工伤”“押金不退该找哪个部门”等真实案例,用“说大白话”的方式拆解法律条文。
从夏日的冰镇饮品到冬日的姜茶,从季度健康义诊到年度联欢活动,凤凰社区党总支早已将服务融入日常。通过建立“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需求清单”,形成“夏送清凉、冬送温暖、季送健康、年送文化”的常态化服务机制。
从遮阳避雨的服务阵地,到权益保障的法治宣讲,再到价值认同的精神传递,凤凰社区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着“人民至上”的理念。当清凉驿站的灯光照亮归途,当法治阳光温暖人心,这座城市正以更包容的姿态拥抱每一位奋斗者,共同谱写新时代劳动者的奋进之歌。(范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