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句容茅山风景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明亮宽敞的群众接待服务大厅内秩序井然,“综治平安”“矛盾调解”“法律服务”“综治窗口”等标识清晰醒目。
村民老张正坐在“矛盾调解”窗口前,向工作人员诉说困扰他的难题:家门前的公用池塘曾被临时填埋,后期却未进行平整,导致地块坑洼不平,影响了通行。针对老张反映的土地平整问题,中心迅速协调了负责土地管理的轮驻部门、属地村委会以及相关调解力量。“现在一个大厅、一个窗口就能理出头绪,省心又踏实!”老张的感慨,正是茅山风景区强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生动缩影。
构建“一站清”调解模式
该中心总面积500余平方米,科学布局的群众接待服务大厅集综治平安、矛盾调解、法律服务等核心窗口。
老张无需辗转,进门即被精准分流至调解窗口。更重要的是,内部功能区完备:多元调处区为后续调解提供了专业场所,领导接访室、远程公证室、心理咨询室、个人调解工作室及研判调度区构成了解纷的强大后盾。在力量整合上,中心构建了“常驻+轮驻+联动”的矩阵。
高效解纷“新引擎”的实战运转
该中心多元解纷和品牌引领是矛盾调处的核心创新。茅山风景区综治中心统筹协调,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无缝衔接,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解纷网络。中心培育的调解品牌“易和”调解室,运用专业方法,成为解决复杂纠纷的“金钥匙”,调解成功率超过95%。
在老张的案例中,“易和”调解室介入后,迅速梳理了临时占用协议,明确了村委会的平整责任。通过综治中心的统筹协调和人民调解员的专业沟通,制定了具体的土地平整方案和时间表,有效化解了这起纠纷。后续的土地平整进度,也被纳入网格员的巡查范围,确保协议履行到位。
民生小事织就的善治样板
该起纠纷的成功化解,正是中心将矛盾吸附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的生动体现。该中心自运行以来,通过联动机制,处置了2件较大矛盾风险,有效消除了风险隐患。“一站式”服务省去了群众到处跑的烦恼,平均等待时间大幅减少。
中心内设的心理咨询室、远程公证室等专业空间,为有需要的群众提供了贴心的延伸服务,成为了传递法治温度、疏导社会情绪的温馨港湾。综治中心正日益成为展示茅山风景区良好社会治理面貌的重要窗口,通过加强规范化建设与实战化运行,帮助群众及时解决民生“小事”,有效避免“小问题”拖成“大矛盾”,筑牢了平安和谐的根基。
老张的土地纠纷从“进门愁”到“出门安”,正是茅山风景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以规范之“矩”,画好和谐之“圆”的生动实践。
(杨阳 韩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