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架桥下,充电桩正静静地向3辆电动汽车输电。
这个只有2根充电桩的充电场,是兴化市昌荣镇朝阳新村在桥下空间开辟的增收新领地。
“8月建成,9月就出效益。”11月11日上午,谈及村增收,朝阳新村党总支书记马龙打开手机读出9月、10月的充电场输电量,都突破9000度,“每度三毛钱的收益呢。”
随着不断挖潜,近几年昌荣镇村集体增收已抵瓶颈。为拓展新财源,昌荣镇将村级增收列入“强镇项目”,逐村摸排、梳理,对有挖潜的“死角”,一方面对在政策名录的,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支持,通过项目建设释放经济效益;对不在政策项目名录的,则算好经济账,通过自身力量释放经济效益。
今年,朝阳新村将增收触角伸向了村区域的351省道高架桥下空间,尝试建了2根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共3个充电终端,其中一个慢充。由于毗邻一家河蟹交易市场,又处于安丰、兴化的枢纽,充电场一运营就火了。前些日,村里对桥下空间利用作了专业规划,决定升级充电场为充电站,增建箱变、储电柜,充电桩扩容至5根,其中3根快充、2根超充,共10个充电终端。同时,建设停车场和公厕。如此,充电站一年可新增收入15万元至20万元。
建在富民村6.1亩用地上的镇“安息堂”,多年来村里每年要向被占地村民补偿8000元的租赁费。近年来,骨灰盒逐渐安放到公益性公墓,安息堂成闲置建筑。去年,村里在上级部门支持下,结合“增减挂钩”政策,将安息堂复垦还田,一方面,将田退还给了农户,另一方面村里也获得了18万元政策奖励。今年,富民村还锚定企业扩产,将38亩“农转用”,入股企业,既助力企业发展、增加务工岗位,也为村里获得年亩保底5000元以上分红。今年,该村集体经营收入将突破200万元。
陈唐村将增收触角瞄向350亩“半荒田”。半荒田由浅沟、荒滩组成,位置偏僻、不通桥路。之前,分给村民自由种植,但大多抛荒。去年以来,村里获得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对半荒田实施改造。造路、建桥、整地填沟,至今年5月,整理成集中连片的标准田。村里通过招标发包,亩年租金1000元左右,总租金收入33万元。村里将一半收益分给村民,一半纳入村集体收入。
“20多万元土地流转及管理设施服务费,都按村民大会商定每亩80元标准悉数收全。”宝宏村党总支书记杨立辉说,土地流转及管理设施服务费主要是土地流转的螃蟹提水养殖。
宝宏村由4个小自然村组成,村级资源乏匮。多年来,在上级单位标准厂房、大棚设施等项目帮扶下,村集体经济获得稳定增长。但相较其他村,增收空间仍很狭窄。而村里的近三千亩提水养蟹,其流转及管理设施费是一笔“大头”。村里立足为养殖户服务,疏通了鸭粪积下的“黑臭河”,改善了水质。同时,改善路况,和电力设施。为增拓展增收路径,前不久,宝宏村还招引在外能人在村设立了建筑劳务公司,将通过劳务引流,获得源源不断的税源经济。
盐北村借助村第一书记资源,成立江苏盐北村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入选兴化城投公司劳务施工名录库。去年以来,先后竞获兴泰公路标段绿化养护、阜兴泰高速公路标段移植等项目劳务施工权,累计创收18万元。
据统计,今年以来,昌荣镇10个村,通过激活“死角”新增收入已突破120万元。(葛彦 平书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