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残疾人开办服装厂吸纳近百人就业
2021-12-15 15:51:00  来源:南京日报  
1
听新闻

“又接到两笔各1万件的单子,大家加油干。”随着冬季到来,羽绒服畅销,南京创嘉服饰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机器不停运转,王继兴正坐在机器前专注地做着工。

这位因小儿麻痹症导致右腿萎缩的肢体残疾人,是这家公司的老板。创业开厂后,凭借上佳的口碑和品质,先后与雅鹿、雪中飞、以纯、森马等国内知名羽绒服品牌建立了长期合作,吸纳了公司所在的高淳区东坝街道近百位居民就业。

王继兴1971年出生于一个农户家庭,尽管身患残疾,但他并未因此意志消沉。“年轻时我就在服装厂上班,做服装、修理机器设备、把关服装质量,这些流程我都干过,一点也不输给健全人。”王继兴告诉记者,干了一些年头后,自己积累了一些人脉,2015年开始自主创业,开了一家服装厂,专门生产羽绒服。

万事开头难。王继兴介绍,创业起步阶段并不容易,一开始招不到工,谈客户时也曾因为自己是残疾人而受到质疑。

“好在都挺过来了。”凭借着过硬的产品质量,王继兴的公司逐渐得到认可,生产模式也从原来纯加工发展到设计、生产和包装整线操作,每年能接到十几万件的订单。

尽管当上了老板,但王继兴仍然每天坚持在车间里和员工们干在一起。“客户最看重的就是我们的品质,我自己就是服装厂的工人,自认为在这方面还算专业,不把这‘专业’用起来,岂不是浪费了。”每天上工最早、下班最晚,王继兴的表率行为也激励着员工,让大家都自觉把服装品质做到最好。

去年初疫情突袭,王继兴还带领员工为疫情防控贡献了一份力量。“那时候,很多工厂的员工都回家过年了,我们厂的员工基本都是镇上的人,一听说是给前线医护人员生产防护服,大家都很积极。”王继兴第一时间向政府部门申请复工,加班加点做好疫情防控后勤保障。

工厂发展走上正轨后,王继兴积极帮助更多残疾人实现就业。家住红松村的刘红青(化名)有听力障碍,一直找不到工作,只能待在家里。2017年,刘红青经人介绍来到创嘉服饰公司,成为一名绗缝线工人,现在每月有四千多元的收入。记者了解到,如今已有6名残疾人士在该厂上班,在王继兴的指导和帮助下,他们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岗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只要找到适合自己做的,残疾人并不比其他人差。”王继兴说,希望每个残疾人都能做到身残志坚、自食其力,为自己和社会创造价值。记者 黄琳燕

标签:
责编:张静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