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江苏“一老一幼”的“幸福账单”
2022-10-03 10:08:00  来源:南京晨报  
1
听新闻

老有所养、幼有所育,承载着亿万家庭的期待。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党的十九大以来,江苏聚焦“一老一幼”民生领域,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兜底线、增供给、提质量,一次次资金政策的完善,一项项惠民举措的落实,一个个民心工程的实施,“急难愁盼”转化为了“幸福账单”,不断织牢织密的“一老一幼”保障网,不仅让公共服务体系得以健全,更让越来越多的老人和孩子拥有了稳稳的幸福。

更大力度投入

普惠“红利”兜牢“底线”

在人口老龄化和三孩生育政策实施的背景下,“一老一幼”渴望获得更多保障。

江苏省财政厅负责同志表示,近年来,江苏克服疫情影响和经济下行压力,稳步推进并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基金收入稳步提升,基金结余更充裕。2017年至2021年,基金收入年均增长9.8%,目前基金备付期到17个月。日益丰厚的基金“家底”为江苏连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提供了保障。2017年以来,连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基础养老金省定最低标准从每人每月125元提高到192元,年均增长9%。基础养老金由财政全额承担。近五年来,各级财政安排资金1730亿元,确保全省1100万城乡老年居民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为支持提高优生优育水平,从2020年起,省财政每年都安排4500万元,已累计对23家完成“所转院”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验收合格后给予奖补。不仅如此,近五年来,省财政累计安排3.7亿元,实现全省孕妇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全覆盖。

同时,今年,江苏省财政厅会同省人社厅出台政策,女职工生育二孩、三孩的,对企业在其产假期间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分别给予50%、80%的补贴,期限6个月,分担女职工产假期间企业用工成本。

呵护特殊群体

完善人口服务体系

老人和孩子本身就是社会最柔软的群体,而在他们中间,还有一些更加特殊的群体需要被看到、被关照。

一项暖心的政策是,在2014年,江苏率先推出困境儿童分类保障政策,据此,近五年,省财政统筹中央资金累计下达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费5.04亿元,支持各地将1.85万名孤弃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政策保障。机构集中养育孤儿、社会散居孤儿平均保障标准分别从2017年底每人每月1978元、1280元提高到2623元、1980元。

精心培育下一代,让“少年的你”远离霸凌,身心健康,“一幼”成长中的每个细节都被财政资金周全地考虑到。江苏省财政厅社保处负责人介绍,从去年起,省级彩票公益金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建设的“示范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被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提供课后辅导、文体娱乐、心理疏导等关爱服务。

同样,让阳光更多照耀“一老”中的重点人群,江苏建立实施特困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城乡特困供养基本生活平均保障标准分别从2017末每人每年15041元、10140元提高到20141、13516元。建立高龄、失能等老年人补贴制度,对低保家庭中60周岁以上的失能老年人,按不低于每人每月100元的标准给予护理、服务补贴;低保家庭和分散供养特困对象中8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低保和低收入家庭中60周岁以上的失独老年人,按不低于每人每月60元的标准给予护理、服务补贴。

政府靠前发力

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顺应百姓期待,更好满足“一老一幼”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的服务需求,政府靠前发力,成为引导和撬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其中的有形之手,并有望培育出后劲十足的经济新动能。

江苏省财政厅教科文处负责人表示,为推进江苏学前教育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进一步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的学前教育课程要求,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2000万元支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推进幼儿园课程实施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喜悦不仅挂在孩子们的脸上,也融入了老人们的心中。近年来,省财政通过下达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引领作用,通过重点项目补贴、床位建设补贴、日常运营补贴、护理人员入职补贴等方式支持各地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目前,全省共建成养老机构2200多家,养老床位74.3万张;城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近2万个,290万老年人接受专业化居家上门服务。今年,为帮助养老机构应对疫情冲击,江苏率先实施民营养老机构纾困补贴政策,向1505家民营养老机构发放纾困补贴1.37亿元,为养老服务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市场主体参与养老服务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十三五”以来,江苏省级财政累计安排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42.2亿元,带动市县财政投入超过130亿元,撬动社会资本投入超过240亿元,同时,社会力量举办或经营的养老床位占比达到70%。

江苏省民政厅负责同志说,应对银发浪潮,江苏正在积极打造供给高质量、普惠高水平、享老高品质的“苏适养老”,既把蛋糕做好,又把蛋糕分好。记者 朱彬彬 洪姝翌

标签:
责编:张静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