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连云港法援助残体系市域全覆盖
2024-05-23 12:03:00  来源:新华日报  
1
听新闻

近日,在连云港市连云区法律援助中心,举办了一场助残交流会,受援人陶女士为聋哑人,在连云港市某包装有限公司工作,后该公司停产停业,陶女士与公司签订《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约定劳动补偿金为33583元,但是多年来该公司拒绝支付上述合同约定的经济补偿金。由于双方在合同中约定支付条件为“注销清算分配公司财产时”,而公司一直处于长期停业状态,不满足支付条件,导致被告企业理直气壮地拒付经济补偿金。

受援人是聋哑人,认知有限,未能发现《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中的“陷阱”,多年未能要回经济补偿金,而聋哑人就业困难,陶女士的生活陷入困顿。“考虑到受援人为残疾人,属于困难群体,并且其周围的很多残疾人朋友都在关注本案,因此我们必须力争胜诉,让更多残疾朋友感受法律援助的温度。”承办律师陈业涛说,为办好此案,他专门聘请手语老师协助沟通。经过反复研究案情,多次与受援人、承办法官、被告沟通,最终,在事实和证据的支撑下,承办法官依法维护了受援人的合法权益。

今年以来,为贯彻落实《司法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法律服务工作的意见》,连云港市构建市县乡三级法援助残工作体系,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多措并举,不断加大残疾人维权力度,努力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

连云港市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均开通残疾人绿色通道,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和手续,做到当天申请、当天受理、当天审批、当天指派。根据残疾人自身需求及案件特点菜单式指派援助律师,对案件进行全程跟踪。2023年以来,全市共为残疾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千余人次,办理残疾人法律援助案件73件。

2016年9月,灌云县的王女士在保洁区上班时,发生了以其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导致王女士严重残疾,多次在县、市、省多家医院治疗,产生医疗费26万余元。王女士受伤后,因赔偿问题历经4次鉴定、1次仲裁、6次诉讼,灌云县法律援助中心从王女士第2次起诉时,便一直为其提供无偿法律服务。

该案件集道路交通赔偿、工伤赔偿、雇主赔偿“一仲六判”的多重法律关系交织重叠,法律服务工作者徐建玉承办后,考虑到王女士身体不便,为节约援助资源、避免当事人重复申请,采取“多案一援”方式,体现出法律援助“一援到底”的态度。在徐建玉的努力下,最终该案成功办结,最大限度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对相关案件办理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连云港市司法局紧盯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紧迫的法律服务事项,以“法援惠民生”系列品牌活动为主线,积极开展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普法宣传活动,在全市联动开展“法援惠民生关爱残疾人”主题宣传活动,将法律援助法以及与残疾人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送到残疾人身边,引导残疾人群体了解法律援助受理范围标准、申请流程等相关政策,学会依法理性维权。

目前,连云港市共有持证残疾人10.3万,在社会保障、培训就业、康复服务、托养服务等方面法律需求巨大。连云港市司法局积极开展助残法律援助需求调研,延伸法律服务,与市残疾人联合会合作打造连云港市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站,面向全市广大残疾人开展法律咨询、代书、受理法律援助案件、调处矛盾纠纷等工作,解决残疾人涉法涉诉矛盾纠纷,满足基层群众“急难愁盼”的服务需求。

该法律援助工作站的成立,是连云港市司法局践行“法援惠民生”的重要举措,对新形势下提高残疾人的法律意识,增强其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在全社会形成尊重残疾人、保护残疾人的良好社会氛围具有重要意义。为切实发挥工作站的作用,规范窗口服务,提升法律援助体验度和满意度,连云港市司法局编制《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站管理办法》,确保场地、人员、分工“三到位”,全面提升残疾人法律援助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下一步,连云港市司法局将深入实施法律援助工作站点覆盖提升工程,扩大站点辐射范围,提升站点服务效能,让符合条件的残疾人都能获得便捷、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 通讯员 周强生 王圆圆

标签:
责编:张静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