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是第19个世界献血者日。目前,江苏南通已有170余万人次参与无偿献血,有效保障了临床用血需求,这背后离不开无偿献血志愿者的有力引导。
截至今年5月底,南通市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累计服务21537人次、95344.5小时。他们身穿红马甲常年奔走在大街小巷,成为通城街头一道靓丽的精神文明风景线。
南通市中心血站(朱剑供图)
一座有纪律更有温度的“流动血库”
从理论知识到操作技巧,从仪容仪表到站姿坐姿,从入会要求到宣传本领……6月初,南通市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协会开展了新一轮的礼仪培训,培训老师对无偿献血志愿服务中的站、坐、行,以及引导献血的语气神态都给出了专业的建议。
“上岗前,协会的每位成员都经过培训考核,并设置了20小时志愿服务实习期,确保了‘服务到位、功夫到家’。”协会理事刘桂芳介绍,严明的组织纪律是参与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的首要条件,而良好的体态更能展现志愿者的精神风貌。平时协会也会组织成员们去滨江公园军训,一方面练就良好的身体素质,同时也增强了团队凝聚力。
记者了解到,市民加入南通市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的前提是必须参与过无偿献血,除少数因为身体情况不适合献血,但有摄影、写作等特长的热心市民可破例入会外,其余未献过血的一律不得入会。
南通市中心血站党支部副书记汤蓉蓉介绍,协会中的志愿者们绝大多数都获得过无偿献血奉献奖,有他们现身说法,更能感召市民们放下戒备和顾虑,加入无偿献血行列,“他们就像是我们血站分布在城市各处的流动血库。”
2020年,21岁的徐敏(化名)申请入队。“她7岁就失去了妈妈,爸爸患有尿毒症,爷爷奶奶也身患癌症,实在太让人心疼了。”在了解到小徐的家庭情况后,刘桂芳当即联系了几名志愿者上门慰问。其中,徐美萍和许侯英两位党员志愿者更是主动当起了徐敏的“妈妈”,并承诺今后将会一直关心徐敏的个人成长。临走时,徐敏的奶奶拉着刘桂芳的手久久不放,“终于遇上好心人了。把孩子放在你的队伍里,我真的放心。”
一支讲实践更讲技巧的“宣传铁军”
今年端午小长假期间,南通市无偿献血志愿者们放弃休息,来到南大街等地开展无偿献血宣传。“端午节当天,亲子龙舟赛在濠河举行。当小选手和家长一上岸,我们就立马送上红领巾和扇子,祝福孩子们逢考必过。不少家长都非常高兴,表示等放假后就要带着孩子一起来无偿献血,让孩子从小接受公益教育。”刘桂芳说。
在她看来,有眼力见、会说话,是当好无偿献血志愿者的基本功。刘桂芳举了个例子,丁古角步行街有家银器店,老板娘也是个热心人,为此,她每次进行无偿献血宣传活动都会选在这家银器店门口,并且满面笑容地将一根红丝带送给老板娘,祝她吉祥如意、生意兴隆。一段时间后,银器店老板娘主动找她参与了无偿献血。
在协会举办的各类志愿活动现场,总能看到一个手拿相机、奔波忙碌的身影,他就是队伍里的“媒体人”朱剑。作为南通报业传媒集团的一名媒体工作者,自2016年加入协会后,他结合自身所长,主动揽起了为协会宣传拍摄的活儿。“无偿献血不是一个人的事。”如今已是协会理事的朱剑透露,这些年来,他将所拍摄的照片、视频配好文字,发布在微博、抖音、视频号等平台,旨在用互联网的力量鼓励更多人参与无偿献血。
退伍老兵蔡震国是南通市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的另一位理事。从2010年入会至今,他已累计献血181次,先后6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我们每年都会组织骑行或徒步活动80余场,总能吸引一批市民自愿前来献血。”
一份为传播更为传承的不变初心
“2014年,我在南大街陪女儿献血,偶遇了一位身穿红马甲的老同学。看着她积极宣传的样子,我当下就决定加入。”从爱心企业家到志愿者协会理事,这些年来,60岁的刘桂芳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定。
“一袋血能救三个人”,正是凭着这样的信念,刘桂芳不断发展新的队友,“大家团结一心,同心同德,越干越起劲。每次只要我开口,总有一半以上的市民愿意接受我的献血动员。和做企业相比,这是另一种成就感。”
在女儿18岁生日当天,蔡震国带她来到南通市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报名,“这也算是一份爱的传承吧。从小我就总给她讲无偿献血的知识,耳濡目染下,她也喜欢给身边的同学、朋友做宣传。”几年前,蔡震国和亲哥哥又在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的颁奖现场不期而遇,蔡震国一家还获得了2022年“江苏省五好家庭”称号。
“这么多年来,一直想要对他们说声‘谢谢’。”汤蓉蓉介绍,南通市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是一支凝聚力强、正能量爆棚的队伍,下设成分献血和稀有血型宣传分队、社区宣传分队、学校宣传分队,全面推动了南通无偿献血工作的蓬勃发展。截至目前,协会共有124人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其中,终身荣誉奖(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最高奖)4人、“中国好人”1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名、“江苏好人”1名、“江苏好青年”1名。
风雨十二年,协会何以一路成长?在蔡震国看来,秘诀是创新。“这些年来,除了血站的全力支持、指导和后勤保障外,我们队伍自身也有着强烈的创新意识。‘等’别人来报名、来献血是最基础的服务,我们一直提倡‘走出去’,参与各类正能量的活动,拉近和市民的距离,变被动为主动,变单向服务为双向理解,促进了队伍的蓬勃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