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近代实业家、教育家张謇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独寿不如众养老”的理念,在南通唐闸古镇埋下了敬老、爱老的种子。唐闸人杨桂萍将这份情怀接续相传,绽放出瑰丽的精神之花。43岁的她是大生护理院的一名护理员,至今已在护理员的岗位上默默坚守8年。在“512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唐闸镇街道向杨桂萍送去了节日的问候与祝福,致敬最美白衣天使。
精准护理,爱老助老“乐起来”
养老护理员,是很多人进入养老行业的起点,在许多人眼里,这是一份不起眼、伺候人的工作。杨桂萍是大生护理院的一名护理员,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挨个房间“串门”,耐心询问、仔细记录,掌握每个老人的身体情况。喂药喂饭、洗澡擦身、疏导谈心……这些小事,杨桂萍坚持做了很久,她也从一名护理行业的“门外汉”逐渐成长为行家里手。为了帮助老人理发,没有理发基础的她特地到理发店向师傅学习理发技术。只要谈起杨桂萍,不管是同事,还是服务的老人,乃至老人家属,都对她竖起大拇指。
了解到护理院的褚招英老人患有“阿兹海默症”,认知能力逐渐退化,杨桂萍主动承担起照料老人的工作。为了营造一个老人熟悉的氛围,她在护理院开辟认知症区,摆放了老式钢琴、旧海报、石磨、收音机等老物件。除了每周组织文体活动外,杨桂萍还鼓励老人学习写日记,将每日事项写在便利条上叮嘱他。就这样,老人的记忆力慢慢提高,原本认不出子女的他,在一次探访中认出了孩子……杨桂萍说:“服务无止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始终把老人的满意作为自己最大的追求!”
服务超5000人,居家养老“送上门”
杨桂萍除了做好护理院的工作外,所在的工作室还承担全区约5000人的居家上门服务工作,从人员安排、信息反馈,到后续服务质量的满意率回访等,繁重的工作常常让她超负荷运转,晚上七八点下班更是家常便饭。女儿即将迎来高考,每每谈及女儿,杨桂萍就感到很内疚,说自己是一个不称职的妈妈。但为了养老事业,为了那些需要关怀的老人,她只能放弃一些陪伴孩子的时间,感激家人在背后的支持与理解。
为了更好地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她利用休息时间通过电话询问、走访等方式,对社区孤寡、失能、失独、独居等困难老人进行慰问。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杨桂萍放弃与家人难得的团聚机会,与老人们吃住在一起,每天工作14小时以上,为老人们开展心理疏导服务。而她的手机也变成了24小时热线电话,以短信形式给院内所有家属发送长者在院状态,让家属安心放心。杨桂萍说:“社区工作人员像照顾亲人一样关心照顾我。我真的很感动,我想为他们分担一些压力。”
坚守8年,甘于平凡“留下来”
头戴蝴蝶结发箍,一身青春靓丽的装扮,从外表看,压根看不出杨桂萍是一位每天伺候老人大小便的养老院护理人员。“第一次看到医护人员为气管切开的老人吸痰,我当时就吐了。”杨桂萍说,曾几何时,自己也是娇滴滴的女生,直到父亲重病,她才开始反思“生老病死”这个谁也无法回避的话题。因为父亲的过世,她下定决心辞职加入养老行业。当时35岁的杨桂萍,代表着护理行业的青春力量。从业8年来,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自强不息。如今,杨桂萍担任大生护理院护理部主任,负责管理护理院160多位老人的院内护理工作。
在总结多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杨桂萍根据老人的不同情况,因人而异制定护理计划,提出“一对一工作法”,努力满足老人个性化服务需求。她创新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方式,成立“杨桂萍养老服务工作室”,定期开展“养老政策宣传下社区”“照护技能培训微课堂”“老人居家环境安全评估”等公益活动,为老人提供“一站式”服务。杨桂萍说:“对待老人就要像亲人一样,不能嫌脏嫌苦嫌累,看到他们不再受到病痛的折磨,我心里比谁都高兴!”吴正倩 殷容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