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亭桥、白塔、何园、扬州包子……画板上的一个个扬州元素,描绘出了孩子们心目中的美丽幸福扬州。近日,在扬州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由市民政部门主办的“爱相伴”青少年暑托体验营举行,40名困境儿童学习绘画、体验非遗、接受安全教育,度过了一个快乐、多彩的假期。
“养小养老、社会救助、扶贫帮困……只有做好这些兜底保障工作,美丽幸福扬州建设才能更加‘有底’。”市民政局党委书记陈小浩表示,市委七届十次全会提出,民生改善是美丽幸福的基础。“我们将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节点化、节点责任化的工作思路,加强低收入和特殊困难群体的兜底保障工作,满足‘养小养老’需求,为城市的幸福底色筑牢民生底板。”
为困境儿童建起“守护墙”
23日上午,在邗江区槐泗镇酒甸社区儿童“关爱之家”,领着一群留守儿童做手工的一位“小老师”,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她叫黄莺(化名),今年16岁,刚出生时遭遗弃,被‘爷爷’黄洪善领养。黄洪善去世后,黄莺一直跟着年事已高的‘奶奶’董春香共同生活,家庭没有经济来源,非常贫困。”邗江区民政局儿童福利和社会工作科科长朱粤扬介绍,民政部门得知黄莺家庭的实际情况后,把她列为困境儿童进行帮扶,每月1855元的生活保障金,能够保障祖孙俩的基本生活。“今年黄莺参加了中考,前不久拿到了扬州技师学院的入学通知书。”
“以前家里穷,房子都没有院墙,我和‘奶奶’修不起,是民政叔叔阿姨和村里帮我家建起了院墙,还经常给我带来生活和学习用品,我才圆了读书梦。”在和“关爱之家”的留守儿童们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时,黄莺哽咽着说:“我们要靠努力学习改变自己,回馈社会,将来自己有能力了要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高高的院墙,在黄莺眼里,不只是能提供安全环境的红砖墙,更是能呵护她健康成长的“守护墙”。
截至2020年6月底,扬州市共有困境儿童7591名。为了让他们健康成长,民政部门建起了一道道“守护墙”——与多部门联合开展“合力监护、相伴成长”专项行动和“54321”教育关爱工程;进一步提高困境儿童生活费补贴标准,上半年为582名困境儿童发放生活费补贴508.6万元;将儿童“关爱之家”建设列入“民政服务民生十大工程”,目前全市投入347万元建成50个儿童“关爱之家”;全市开通4条未成年人救助保护24小时服务热线和12355心理咨询热线……
让更多老人“老有所安”
6月初,邗江区朱塘小区马阿姨家里,开设了扬州市第一张家庭养老床位。71岁的马阿姨中风卧床已经十年,养老机构每个月6000多元的护理费,让全家不堪重负。就在他们发愁之际,扬州市新推出的《关于开设家庭养老床位的实施意见(试行)》带来了福音。“开设家庭养老床位后,现在一个月只要花600多元护理费,大大减轻了家庭负担!”马阿姨的女儿说。
据悉,今年市区将试点开设300张家庭养老床位,优先满足失能(失智)、半失能老人。
截至2019年底,全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18.84万人。面对“银发潮”带来的养老问题,扬州市以颐养社区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高质量颐养之城建设,持续提升广大老年人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完善具有扬州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通报了2019年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结果,扬州养老服务领域得分84.34,列全国第2。
“今年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将扩面至10%,服务项目包括家庭保洁、助餐助浴、代购代缴等,几乎涵盖了日常生活照料的所有内容。”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四级调研员潘勤介绍,今年扬州市还将加快建设“10分钟养老服务圈”,建设29个颐养示范社区、6个街道养老服务综合体,并在街道养老服务综合体先期推广“养老顾问”试点工作,为社区配备15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公益性岗位。
为遭遇急难的家庭遮风挡雨
“治病花了这么多钱,要不是有政府救助,怎么撑得下去啊!”领到临时救助金的那一刻,江都区樊川镇陆巷村村民杨宏伟(化名)感动落泪。
2018年年底,不到40岁的杨宏伟确诊患有肝衰竭。2019年,杨宏伟做了换肝手术,前前后后治疗费用花去了几十万元,不仅掏空了家底,还欠下了巨额债务。江都民政部门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上门告知临时救助政策,帮助这个贫困家庭进行申请,并通过材料收集、入户走访、邻里调查、信息比对等方式了解申报家庭的真实情况,经江都区社会救助联席会议研究,最终给予一次性12万元的大额度急难家庭救助。
“这个家庭遭遇的困境,属于典型的支出型贫困。”市民政局副局长曹伟伟介绍,支出型贫困是指由于家庭成员出现重大疾病、子女就学、突发事件等原因,导致家庭财力支出远远超出承受能力而造成的生活贫困。由于这些家庭人均收入略高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无法享受低保,实际处于社会救助的“夹心层”,一旦遇到不测,往往比低保户更困难。
据介绍,针对支出型贫困家庭,扬州市民政部门积极开展精准救助,优化社会救助流程,注重发挥临时救助“救急难”作用。今年上半年,仅江都区就临时救助1803户5359人,发放救助金额169.98万元,有效解决了困难群众的急难问题。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研究完善支出型贫困家庭的救助措施,逐步形成相对统一的分档分类临时救助标准和机制。深化精准救助,织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网。”曹伟伟表示。通讯员 章咪 记者 姜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