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徐州:聚焦“急难愁盼”兜牢民生底线
2022-05-26 10:38:00  来源:新华日报  
1
听新闻

“多亏了政府及时帮助,这笔救助金解了我家的燃眉之急!”前段时间,家住徐州市云龙区怡康家园的李女士收到该区民政部门发放的1000元临时救助金。因疫情原因,其家庭基本生活陷入困境,该区民政工作人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实施救助。

今年以来,徐州市民政系统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关于社会救助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按照“建制度、兜底线、促改革、强能力、防风险”的工作思路,着力解决困难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科学统筹,补齐基本民生短板

去年,为推进国家和省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在徐州落地落实,该市民政局结合本地实际,集成救助政策、数据、系统、服务,以“8+1”社会救助制度为框架,牵头起草《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若干措施》,探索构建具有特色的精准救助大格局体系。

2021年,徐州市城乡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650元调整到670元,城市特困供养标准由每人每月1510元调整到1579元,连续九年提高;全市城乡低保补差金额分别为每人每月447.17元和442.69元,补差率分别提升至66.74%和66.07%;低收入家庭中符合条件残疾人和医保部门认定重特大疾病人员,1438人纳入重病单人保、1572人纳入重残单人保,救助保障范围适度扩大……

今年,针对当前社会救助领域存在的突出短板弱项,该市进一步规范救助帮扶,完善主动预警机制和常态化帮扶措施——

加强预警监测平台建设,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和数据壁垒,对困难对象在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存在的致贫风险进行排查监测及时预警、核实并开展救助。

健全线下走访排查机制,及时准确了解困难群众的家庭基本生活、收支状况、生产经营情况等。

规范优化社会救助工作流程,制定低保、特困和临时救助业务办理流程图,以社会救助APP为依托,积极推行社会救助全流程线上办理,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改革创新,推广“信用+三大互助”工程

“从提交申请材料,到救助金发放到手,仅用了5天时间,真是太感谢了!”贾汪区大泉街道崮西村村民赵某身患肺癌,家庭生活困难,接到民政部门送来的3000元救助金,他激动得热泪盈眶。

这是贾汪区试点启动“信用+社会救助”工程的一道缩影。去年以来,该区按照“诚信申请、失信追责,公示先行、事后复核,7日办结、应救尽救”办理原则,把个人诚信承诺作为判断社会救助准入的依据,简化申办流程,全面完善“救急难”快速反应机制,切实提高救助的时效性和精准性。

铜山区对“以村民医疗救助为重点的群众互助金、以‘救急难’为主要内容的村居互助会、以‘掌上办’为主要手段的群众互助APP”三大互助工程进行全面试点,取得了可借鉴、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阶段性成果。

今年初,徐州市“信用+社会救助”创新实践被省民政厅评为2021年度全省高质量民政事业发展优秀成果。日前,该市民政局印发《关于全面推广“信用+三大互助”工程的实施方案》,计划通过筹划准备、全面推进、总结评估3个阶段,同步谋划、同频推进、全面推广,确保“信用+三大互助”工程在各地落地生根、全面落实。

打通堵点,提升社会救助精准度

去年以来,徐州市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低收入人口数据库、完善动态管理机制,持续提高社会救助精准度。“我们通过数据变化绘制了困难群众‘个人画像’,切实做到‘凡困必帮、有难必救’。”该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处负责人说。

今年,针对特殊困难群体,徐州开展救助帮扶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对此前没有纳入的特殊困难对象进行动态排查、入库和排除隐患;对入库的近26万特殊困难群体,利用系统生成“一报告两清单”,关注重点对象,全程有效帮扶;对政策保障范围之外的群体,采取完善政策或“一事一议”方式予以兜底保障并常态帮扶。同时,落实落细《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实施办法》,重点监测低收入人口相关社会救助政策是否落实到位,并制定下发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救助帮扶政策。

不仅如此,徐州还实施临时救助“一件事”一站式联办、一体化服务,并在临时救助的基础上,拓展实施低保、特困供养“一件事”;进一步完善“一窗协办”工作机制,实现所有社会救助“一个口子贯通”,为困难群众提供“不多跑、无遗漏”的窗口救助服务;稳步推进立体综合救助模式试点,将“物质+服务”社会救助模式和“慈善+救助”模式结合起来,实施立体式综合救助。

徐州市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吴彬表示,要时刻坚守“人民至上”的初心使命,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真正做到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以实际工作成效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记者 岳旭 通讯员 李平

标签:
责编:张静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