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的志愿者们重返广西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开启下半学期的支教生涯。重返校园的志愿者朱文琦以一堂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为同学们带来了温暖与力量,也为新学期的支教工作拉开了序幕。
开学第一课上,朱文琦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带领同学们回顾了寒假生活。课堂上,同学们纷纷分享自己的假期趣事,从家庭团聚的温馨到旅途见闻的精彩,课堂气氛瞬间活跃起来。随后,朱文琦针对学期初常见的焦虑情绪,提供了实用的调整方法和建议,帮助同学们更快适应新学期的节奏。他还结合农历蛇年双春年的文化内涵以及首个非遗春晚的魅力,与同学们探讨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激发了大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在课堂的后半段,朱文琦结合热映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引导同学们思考电影中蕴含的奋斗与担当精神,并鼓励大家树立新学期的学习目标。其中,他设计了一个特别的互动环节——让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旧人设”以及为2025年选择一个关键词作为“新人设”,并表达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做出的努力。这一环节将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一位男生幽默地说道:“我的旧人设是‘拖延症晚期患者’,但2025年我要做一个‘行动派’!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决定每天列任务清单,完成一项就打一个勾,绝不再拖到最后一刻!”他的发言引得全班哈哈大笑,也赢得了热烈的掌声。接着,一位女生腼腆地站起来说:“我的旧人设是‘社恐小透明’,但今年我想做一个‘自信表达者’。为了做到这一点,我打算每天主动和至少一位同学交流,还要在课堂上多举手发言。”她的勇敢表达让同学们纷纷为她加油鼓劲。随后,越来越多的同学举手分享,有的想从“游戏迷”变成“阅读达人”,有的想从“懒癌患者”变成“运动健将”,课堂里笑语连连,掌声不断。
朱文琦表示,看到同学们如此积极踊跃,他深感欣慰。同学们的真诚与热情不仅让他感受到他们对课堂的喜爱,也让他更加坚定了用轻松有趣的方式引导孩子们成长的决心。他谈到,作为一名支教教师,自己始终秉持“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的教学理念,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孩子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进步,收获成长。
据悉,除了承担都安高中高一年级15个班的日常教学任务之外,周末朱文琦还和支教团的小伙伴们还一起深入社区开展家风宣讲、气象科普、安全教育等活动,将知识和正能量传递给西部的孩子们。作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广西团)党支部书记,对于今后的支教工作,朱文琦表示,他将继续用心备课、用爱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设计更多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同时,他也计划在课余时间组织更多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们拓宽视野,增强文化自信和社会责任感。他坚信,西部地区的孩子们一定能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茁壮成长,迈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支教团志愿者们的返岗不仅为都安高中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当地的教育事业增添了温暖与希望。朱文琦的支教故事,正是无数青年志愿者扎根基层、奉献青春的生动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