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涵养城市文脉的“源头活水”,更是提升公民素养、凝聚社会共识的“精神纽带”。连日来,南通市崇川区永兴街道以阅读为载体,将非遗传承、健康科普、环保实践融入全民阅读,让书香突破书本边界,成为连接传统文化、民生服务与生态文明的纽带,真正实现“阅以启智、读以致用、书以化人”的格局。
非遗“穿针”传文脉 书香织就文化链

“蓝印花布最早出现在唐宋时期,祖辈们用蓼蓝草染制衣裳……”当蓝印花布与经典阅读相遇,非遗技艺便有了跃动的生命力。近日,永兴花苑社区关工委、妇联、团总支携手“梁老师”友邻服务社,以“童趣非遗”系列公益活动为媒,将《中国传统印染技艺》经典阅读与蓝印花布手工巧妙结合开展“阅读+”文化体验活动。在崇川区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专家的指导下,46名“非遗学徒”执针引线,缝制蓝印花布葫芦,并赠予社区老人。
“梁老师”友邻服务社“童趣非遗”系列公益活动是今年崇川区社会组织公益创投项目,截至目前已开展“布上生威 书中见岳”“妙‘布’可言 蓝印手作”等主题活动3场次,通过“手作体验+经典阅读+志愿服务”的模式,以文化服务凝聚困境儿童、银发老人、青年志愿者等多元群体,累计吸引200余名群众参与,真正实现“非遗活在百姓指尖”。
医书“共读”护童心 健康赋能成长路

当健康教育融入绘本故事,阅读便成为守护童年的“铠甲”。在“医路相伴佑成长书香浸润护心灵”“春风润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社区关工委、妇联联合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和红星元幼儿园为家长和孩子带来一场“干货满满”的阅读盛宴。
活动中,崇川区“全民阅读进万家”主题阅读推广人毛慧通过“我的表情变变”热身游戏、《蛤蟆先去看心理医生》阅读分享,带领孩子们跟随蛤蟆先生的视角,践行书中“自我疗愈”理念。第四人民医院儿科朱俊医生为在场家长和幼儿园老师作儿童发热主题科普。活动将医学科普与阅读教育融合,凝聚“医”“校”“社”三方合力,为儿童成长筑牢身体与心灵健康根基。
“这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学会勇敢表达情绪,更教会我们家长要‘蹲下来倾听’。活动以书香为纽带,为亲子关系注入力量。”家长李女士感慨道。未来,永兴街道永兴社区将持续整合医疗、教育等资源,开展“阅读导师进家庭”等长效服务。
文化“悦读”连世界 跨域书香启新程

当极光科学碰撞经典文学,阅读便成为探索世界的“指南针”。近日,窑墩坝社区韬奋书吧联合南通理工学院开展“暖兴相伴书游十国”芬兰之旅主题阅读活动。崇川区全民阅读推广人吴丹丹向南通理工学院的学生们推荐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少女西丽亚》,带领大家从文学中触达芬兰的历史。
“文学是打开世界的钥匙,科学是丈量真理的尺子。”随后,大学生志愿者动手参与模拟极光实验,感受雪国芬兰的独特风景。活动通过“文化阅读+实践解码”,青年学子既在雪国文学中窥见异域人文历史,更在极光实验中点燃科学探索热情,让书香成为跨越疆界的精神纽带。
今年,窑墩坝社区携手微语绘本馆,组织开展“书游十国”系列阅读活动,通过“本土经典+世界文学”的对话模式,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培育开放包容的阅读视野。
从非遗技艺的活态传承,到健康知识的普惠共享,再到跨域文化的深度碰撞,南通崇川以“书香+”模式激活青少年教育,串联起传统文化、民生需求与时代命题。下一步,永兴街道将接续深化“书香+”模式,以“暖兴伴读”阅读品牌为抓手,让阅读服务从社区书桌延伸至世界舞台,为全民阅读注入更鲜活的文化基因与时代动能。(永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