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政协职能,推动法治教育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8月28日上午,永兴街道“同心惠民”委员工作室组织开展了“法治筑基协商聚力”专题活动。活动通过法治宣传、实地调研、多方协商等形式,倾听民声、汇聚民智,切实推动民生痛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展现出政协协商与基层治理相结合的生动实践。

活动在法治宣传教育中拉开帷幕。唐闸人民法庭法官结合中老年群体出行特点,通过剖析典型交通事故案例,深入浅出地揭示交通违法行为的严重危害,带来了一堂震撼人心的法治教育课。现场居民凝神聆听,积极互动,在问答中深化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发放的防范网络诈骗宣传册,进一步筑牢居民心中的安全防线。
随后,与会人员集体前往新华福里小区,实地勘察房屋飞边脱落等安全隐患。委员与居民面对面交流,直观了解群众关切的实际问题,为后续协商议事打下坚实基础。

在政协协商议事阶段,委员李宏健领学《物业管理条例》《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规条款,三位委员结合读书心得和工作实际,分享了对城市管理、社区治理的思考。永兴佳园社区党委书记孙夕红汇报了依托高校资源开展的物业问题调研成果,系统梳理了辖区内高频物业纠纷和安全隐患,为协商提供了扎实的数据支撑。工作室委员、南通理工学院科技与产教合作处副处长王凤琴表示:“要进一步加强校地合作,把高校的智力资源转化为社区治理的实践平台,让学生走进社区、服务社区,让社区成为学生实践的大课堂,实现共赢发展。”

在基层难题协商讨论环节,与会人员围绕“小区楼房飞边破损隐患”和“道闸安装与停车收费矛盾”两大议题展开热烈讨论。政协委员、社区代表、物业及司法所工作人员积极建言,从政策解读、责任划分、资金筹措、居民共识等多个角度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通过充分沟通,各方逐渐凝聚共识,最终形成集体提案,明确责任主体与解决路径,推动民生问题从“议”到“办”。
永兴街道相关负责同志表示,本次活动是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的有效探索,通过“同心惠民”委员工作室这一平台,真正实现了政策法规宣传在一线、民意诉求收集在一线、协商解决问题在一线。“法治+协商”模式不仅提升了居民法治素养,更拓宽了政协参与基层治理的渠道,是实现“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生动体现。
此次活动充分发挥了“同心惠民”委员工作室的桥梁纽带作用,整合了法院、高校、社区等多方资源,实现了法治教育、政策宣讲、调研协商于一体的综合效能。它不仅是一次法治意识的集体提升,更是一场基层民主协商的实践课,为构建法治社区、和谐永兴注入新动能。(徐晓峰 杨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