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江苏省第二届业余围棋天元赛在相城区太平街道圆满落幕。为期三天的赛事中,来自全省近240名围棋爱好者齐聚“太平书镇”,在黑白棋盘间展开智慧交锋,同步开展的多元围棋文化活动与特色市集,更让这座古镇成为长假里文旅融合的亮眼打卡点。
赛场内外:黑白对弈间尽显智慧与温情
赛场内,竞技氛围热烈而肃穆。“天元”指的是棋盘正中央的星位,同时也是对顶尖棋手的尊称,本届赛事实现全省地市全覆盖,37名业余6段及以上的高水平棋手领衔出战,既有沉稳布局的成年棋手,也有眼神专注的青少年爱好者。棋盘之上,黑子如墨、白子似玉,选手们时而托腮沉思,时而落子干脆,指尖流转间尽展围棋的深邃魅力。
记者注意到,每张棋桌旁立着的执法记录仪格外醒目,镜头聚焦棋盘,全程捕捉落子瞬间。“比赛期间没有发生一起争议投诉。” 苏州市棋类协会副秘书长项云介绍,执法记录仪的运用,为落子争议、棋盘移动等意外情况提供了仲裁依据,让赛事更显专业与公平。
赛场外,太平老街则洋溢着轻松惬意的围棋文化氛围。荻溪书局・古吴轩里,亲子围棋赛温情上演。9岁的李韶恩与8岁的沈霁昀经过5局鏖战,前者以微弱优势胜出,赛后两人笑着互加好友,约定下次再续棋缘。粮仓内还设置了多面打擂台、死活题竞答、AI围棋体验区,姑苏区围棋爱好者陈阳在与AI机器人对弈后直呼:“机器人的棋路比想象中精妙,和高手过招、跟AI切磋,这样的体验太特别了!”
文旅联动:赛事牵引,烟火气与诗画感交融
围棋赛事的热度,不仅点燃了竞技激情,更带动了太平全域文旅消费的升温。
太平老街上的文化市集更是烟火气十足。手作饰品、文创好物错落摆放,沈桥糕点摊位前人头攒动,南瓜糕、红枣蒸糕、芝麻团子等本土小吃刚出炉便被抢购一空,摊主笑着说:“这两天生意格外好,不少游客吃完还打电话回购。”
与此同时,太平素面店内座无虚席,破壳咖啡香气弥漫,荻溪书局・古吴轩更是人气高涨,书香与棋韵交织间,“很多客人一坐就是一下午,看书、拍照,享受慢时光。”古吴轩工作人员的话语,道出了游客从“走马观花”到“深度体验”的转变。
而距离老街不远的阳澄湖西岸旺巷村,当地多家农家乐正凭借时令特色的大闸蟹吸引着八方食客,成为长假里另一处热闹的消费场景。“这两天店里的客流比平时多了不少,尤其是昨天和今天,整体增长了20%左右。”渔村蟹舍的负责人沈学明向记者介绍,前来就餐的客人中,以江浙沪地区的周边游客为主,而新鲜肥美的大闸蟹,更是每一桌客人的必点菜品。
文脉传承:七年深耕,打造围棋文化特色高地
太平街道与围棋文化的缘分由来已久。此前已举办7届的“太平书镇”杯围棋元老邀请赛,吸引聂卫平、王汝南等围棋泰斗在银杏泛黄时到访,于古色古香的老街中赏景对弈,留下诸多 “纹枰论道”的佳话。街道还推动“棋圣进校园”,为太平实验小学开设围棋启蒙课程,让围棋梦想在孩子心中扎根。如今,本届天元赛的举办,更是让“太平书镇”的围棋文化名片愈发闪亮。
赛事不仅为棋手搭建了切磋棋艺的平台,更借助围棋这一传统文化载体,串联起太平书镇的文脉与旅游资源,进一步提升书镇的文化影响力。数据显示,赛事期间老街游客量增长60%,餐饮、住宿、文创消费持续升温,为江苏文旅与体育融合发展提供了生动实践。
太平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还将引入更多餐饮、民宿、购物、休闲业态,同时,将通过举办沉浸式文化活动,让太平书镇成为兼具文化底蕴与休闲魅力的特色高地。
相太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