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离南京主城最近的郊区,浦口区以“打造‘一米高度’的新村居”为路径,统筹推进儿童友好村居建设。经过前期调研,2021年初将儿童相对密集、需求迫切、民生基础较好的5个涉农社区,作为区级儿童友好村居建设的首批试点单位,以可感、可观、可复制为目标,递进式全面推动儿童友好村居建设,初步形成了环境友好、服务友好、文化友好的良好氛围。
小小议事员提出“金点子”,助力社区治理
面对疫情传播风险,你觉得怎么做才能让这个寒假更安全、更有意义呢?“认真洗手,坚持戴口罩”“多开窗户、多吃蔬菜水果”“如果家人身体不舒服,我也能照顾”……最近,桥林街道百合社区“桥宁宁”议事团发出线上调查,收集了社区82名儿童的建议。这82名儿童的年龄从6岁到14岁不等,他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桥林街道百合社区是“首批南京市儿童友好社区”。一年以来,“桥宁宁”议事团已开展各类议事活动21场,包括“儿童制度友好——制定议事团规则”“我的空间我做主——阵地适儿化改造”“找到说话窗口——如何开好家庭会议”等,共梳理出118条成年人看不到的“小风景”和想不到的“金点子”,为社区治理出了不少力。期间,“桥宁宁”议事团通过儿童议事会设计推出的“百合娃娃”IP卡通形象,还成为了社区“党群全龄段”联系新载体。百合社区党总支书记陆欣说,孩子们对于很多事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从他们的视角去做一些跟社区治理相关的探索,有时会事半功倍。
多元服务满足儿童需求,定义社区新生活
每个年龄段的儿童都有不同的需求,临时看护、学业辅导、艺术活动等,桥林街道百合社区、江浦街道老虎桥社区根据需求列出“菜单”,提供多元服务。
百合社区针对0-3岁幼儿的托育服务需求,打造“向日葵亲子小屋”,联合街道卫计、教育等部门,开展多场育儿讲座;围绕儿童及家庭需求,推出公益课堂,设计提供亲子阅读、文化体验、社会实践等主题活动;依托“桥宁宁”儿童友好剧场,每月开展一次儿童友好剧目排演,邀请家长参与,共度亲子时光;发挥志愿者队伍作用,开展“情暖童心”等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
老虎桥社区与行知教育基地开展共建,推出“虎头虎脑”爱心暑托班、“行知周末助学站”等项目;打造“小老虎”安全中心、防震减灾科普教室,通过科普活动、实战演练等增强儿童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成立“小老虎儿童合唱团”,常态开展排练演出活动。老虎桥社区很多居民说,打心眼里感谢社区为孩子们做了这么多事,既帮家长省了心,也让孩子们感到很快乐。
因地制宜厚植浦口文化,构建友好空间
浦口区妇联广泛链接社会组织、区女企业家协会、文艺团体等公益力量,开展“艺术点亮乡村”等特色服务,为乡村儿童提供优质文化产品。
永宁街道张圩社区葵花园打造“葵花朵朵开”品牌游园活动、国庆期间在不老村举办“国庆童潮风 演艺嘉年华”活动。汤泉街道泉西社区结合农事农耕体验场景,创新打造一批遛娃游园打卡地。星甸街道双山村打造的“火辣辣”“沉甸甸”儿童友好品牌,将辣椒、大米等元素进行适儿化、可视化设计。
浦口区妇联还联合区妇儿工委各成员单位在美丽乡村、游园绿地、郊野公园等场所,同步规划、建设儿童友好设施,并配套母婴室、儿童安全步道、儿童标识等公共设施,持续构建多维度儿童友好公共空间。
立足儿童视角,满足儿童需求,让儿童因社区更加幸福。下一步,浦口区妇联将与区文联、区属平台、区女企协深度合作,将浦口独特的文化资源禀赋链入乡村,为乡村儿童提供更具创造力、生命力的优质文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