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江苏省第35次全国助残日主题活动暨自强模范助残先进事迹分享会在宁举办。6名全国自强模范、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代表,1名残奥会 冠军代表先后走上演讲台,讲述他们追光逐梦、自强不息的奋斗故事。

这些感人至深的事迹,生动描绘了江苏残疾人自强不息、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展现了全省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风尚,彰显了江苏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视障女孩高梓涵:
在黑暗里寻找光明,成为一道光
“各位朋友,下午好,欢迎来到‘明珠朗读’直播间,我是今天的朗读者高梓涵。”分享会现场,来自江苏泰州的高梓涵以模拟直播的方式分享了她的励志故事。

1999年,命运给高梓涵按下了“黑暗”键——出生仅一个月,一场用药失误让她的视神经萎缩。
“从记事起,我就知道自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在别的小朋友眼中,天是透亮的蓝,草是鲜嫩的绿,而我的世界却是灰蒙蒙的一片。”高梓涵说道。
整日待在家里的高梓涵,每天守着电视机,也正是这一方小小的屏幕传出的声音,敲开了她人生的第一道门。
“每当新闻节目响起,主持人富有磁性的声音就像磁铁一样吸引着我。我会全神贯注地捕捉每一个语调,模仿每一个发音。”这些无意识的举动,后来成为高梓涵与语言艺术结缘的起点,更是她黑暗世界里的第一缕微光。

在思考未来该何去何从时,高梓涵始终被一个问题困扰:难道盲人就只能学习推拿,成为盲人按摩师?
“我不甘心,残疾人也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于是,在泰州特校和南京盲人学校的日子里,高梓涵用双手触摸盲文书籍,在文字的海洋里寻找方向。
2015年,高梓涵鼓起勇气,尝试有声小说录制。那时候,宿舍里用被子搭起的小空间,就是她的录音棚,她在那里一遍又一遍地朗读,想象着声音能穿过黑暗,抵达远方。

2018 年,高梓涵迎来了人生的重要转折点——考上了南京中医药大学,还遇到了改变她一生的恩师——青年朗诵家董丽娜,她曾告诉高梓涵:“用心去读每一篇文章,才能不辜负听众的期待。”
自己选的路,咬着牙也要走完下去。因为视力障碍,高梓涵的站姿总是歪斜,为了矫正,她每天坚持练习两小时,常常练到手脚发麻、抽筋。视频直播和剪辑对她来说更是巨大的挑战,只能凭借微弱的光感摸索,再请亲友帮忙确认画面。

毕业之际,我对父母说:“我想在盲人有声主播这条路上闯一闯,哪怕头破血流,也绝不后悔。”
在家人的支持、鼓励下,高梓涵参加了各种培训,提升专业能力。她在BOSS直聘举办的残障人专场直播中分享求职心得;在喜马拉雅创办“异想布开”工作室,在公众号“盲福”上发布了四本有声书。
“我在短视频的浪潮里拼搏,因为我知道,声音可以穿过黑暗,成为连接我与世界的桥梁。”
2024 年,在泰州市残联的支持下,高梓涵筹划创建了“全国盲人朗读者集结地・明珠朗读”,邀请各界人士走进直播间,分享文学,将“明珠朗读”打造为盲人朗读者的精神家园,用声音探寻更美妙的光明。后来,高梓涵还成为启明有声演播培训讲师,走进校园展开宣讲,帮助更多热爱声音的盲人朋友实现梦想。
“声音为我打开了观察世界的新方式,各位青年朋友们,也希望你们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光亮,并在这片天地里闪闪发光。今天的‘明珠朗读’特别直播就到这里,谢谢各位的聆听。”
汉唐公益发展中心:
知识助残 为残疾人搭建生命的阶梯
“大家好,我是宋文蛟。汉唐公益自成立以来,始终坚守‘知识帮扶、助残发展’的初心,与数千名残疾人伙伴并肩同行,搭建生命的阶梯,传递向上攀登的勇气和力量。”徐州汉唐公益发展中心主任宋文蛟在台上说道。

来自徐州睢宁县沙集镇的宋文蛟,1岁时因一场火灾失去双手,脸部严重烧伤。因身患残疾,宋文蛟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在外打工多年并小有成就后,他产生了回家乡帮扶残障人士创业就业的想法。
2013年9月,宋文蛟联合几位身残志坚的残疾人发起成立了徐州汉唐公益发展中心。2014年开始为徐州地区残疾人提供电子商务、手工艺制作、西点面点等技能培训。
“考虑到残疾人出行不便,我们在提供授课服务的同时,还定期开展线上答疑。从最基础的电脑操作开始,到电商运营、网页设计、直播带货。学员可以在家中通过视频连线展开学习,从而更好地适应、融入互联网时代。”宋文蛟说道。

为了辐射带动更多残疾人积极创业、融入社会,2019年,汉唐公益打造了徐州市残疾人就业创业基地,通过建立爱心驿站、爱心超市、爱心工坊等等,搭建起了本地残疾人融合就业培训平台。
“在这里,残疾人朋友可以学习知识、锻炼本领,还能靠这些技能挣钱。”宋文蛟表示,“乡村残疾人的就业难题,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2021年,汉唐公益开始与京东徐州特色馆合作,建设农村残疾人就业基地,招收培训20多名农村残疾人学习产品分拣、包装等技能,并吸纳一部分就业,缓解了农村残疾人就业困境,让他们可以自食其力。
“我们始终相信,知识帮扶的最高境界,是培育‘带不走的能力’。当乡村残疾人既能用双手耕耘土地,又能通过键盘连接世界,他们就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受益者。”宋文蛟骄傲地说道。“截至目前,我们累计为8200余名残障人士提供技能培训,帮助680余名残疾人掌握就业技能,为230多名残疾人提供与推荐就业岗位,每年为残疾人增收700多万元。”
“在工作中,我们一直给残疾人朋友加油、打气,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人生的风雨。”宋文蛟说完,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十多年的执着坚守和无私无悔的辛勤付出,汉唐公益得到了国家和省、市各级政府的高度肯定和广大残疾人的普遍赞誉,先后被评为江苏省阳光助残示范基地、徐州市残疾人就业实训基地、徐州市十佳助残企业、徐州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同时被江苏省民政厅评为“5A级社会组织”。
“轮椅律师”顾婷婷:
换种方式,重新“站”起来
2015年9月,一场交通事故让顾婷婷的生活支离破碎。“高位截瘫”“以后能够坐着轮椅生活就是最好的结果了”,这是医生对她的身体作出的终审判决。

一夜之间,一方小小的病床,成了顾婷婷的全世界,就连喝水,都只能依靠他人帮忙。
“今天已经是你最糟糕的一天,如果你都能接受今天的自己,那就一定能接受明天的自己。”在最绝望无助的时候,治疗师的一句话点醒了顾婷婷。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尝试着和损伤的身体和解。重新学习呼吸,锻炼上肢力量,练习坐位平衡,7个月后,我第一次能够坐着轮椅走出病房,我又感受到了阳光的温度、空气的味道……”顾婷婷说道,“只要有清醒的大脑和坚强的意志,生活还会有无限可能。”

2017年春天,在家人和残联工作者的关心鼓励下,顾婷婷受聘到扬州高邮市卸甲镇水岸阳光残疾人之家担任负责人。在这个新“家”,顾婷婷认识了许多与众不同的朋友,他们缺失了部分功能,但依旧不屈,在自己的小小天地中顽强地向阳而生。
工作中,顾婷婷细心观察,创新思路,利用当地服装加工产业链成熟的传统优势创办服饰公司,因人设岗,让残疾人朋友在这条残健共融的流水线中获得了更多辅助性就业的机会。
“农村地区信息相对闭塞,许多和我一样因伤致残的人群,维权不易。想到自己遭遇交通事故那场诉讼,因为得到法官和律师的暖心相助,才得以顺利解决。那么,我是不是也应该学点法,有一天也能为他人施以援手?”
顾婷婷开始搜集法考资料,买书,听课,一心扑进了法律知识的学习。因为受伤,胸部以下没有知觉也没有力量,完全不能控制,简单坐着几个小时对她而言也是异常艰难的,坐着学不了就躺着学,躺的时间长了就趴着学,顾婷婷创造了千姿百态学习法。
“就这样,在准备法考的387天里,我翻烂了30多本专业书籍,记满了18本笔记,用不同颜色标出了上千个易错点……”最终,在2019年,顾婷婷一次性通过了法律职业资格考试,2021年,在经过实习考核后,正式成为一名执业律师。
她说:“我自己是残疾人,深知残疾人的不易,我也许不能帮他们做很多,但我愿尽我所能。”

在帮助残疾人普法维权的道路上,顾婷婷和她的小轮椅一路前行。2021年起,在高邮市残联的组织协调下,她走进电视台,主持《婷婷说法》电视节目,通过提炼政策重点内容,结合残疾人实际事例,提高残疾人朋友对各项惠残政策的知晓率;她走进乡村舞台,开展“我讲你知 共享法治”法律法规系列宣讲;她走进高邮市残联,开设高邮市残疾人法律维权服务“婷婷工作室”,直接面对残疾人朋友的法律求援,免费为来电、来访残疾人及其亲友提供法律咨询;她走进高邮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为发育有障碍儿童提供法律支持……
“是的,如今的我,不再能够奔跑,不再能够跳跃,可我还有健全的双手,还有清醒的头脑,还有为他人撑伞的能力。换种方式,我仍然可以重新‘站’起来!”
2021年以来,顾婷婷办理残疾人法律维权案例20余起,接待残疾人法律咨询数百起,开展法律知识、惠残政策讲座70余场,惠及残疾人万余人。在为残疾人维护合法权益的道路上,她捍卫了公平正义,也播撒着温度温情。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浦琼月 通讯员 徐海虹
江苏省获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的名单
全国自强模范
陆鸿 苏州缘跃纸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新平 宜兴市新平盲人推拿所负责人
高梓涵 泰州市医药高新区(高港区)明珠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李康 东台市特殊教育学校 高级教师
苏晓琳 启东市北城区启创残疾人之家负责人
刘伯晓 江苏省涟水金城外国语学校董事长
杨辉 江苏杨辉物业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
顾婷婷 江苏兴典律师事务所律师
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
高妍妍 宿迁市残疾人托养中心主任
刘学梅 盐城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主任
王影 南京市鼓楼区残联理事长
郑硕 徐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广播中心主持人
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
南京市残疾人就业管理中心
无锡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
太仓市残疾人联合会
镇江市润州区人民法院
江苏江南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扬州市邗江区劲松残疾人之家
徐州汉唐公益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