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盐城市大丰区草庙镇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工作的主线,倾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走深走实。目前,全镇共有少数民族群众 252 人,涵盖苗族、侗族、壮族等15个民族,各民族同胞亲如一家,共同书写草庙团结奋斗、繁荣发展新篇章。
思想引领聚共识,筑牢团结之基。草庙镇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宣传教育作为重要抓手,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通过专题宣讲、政策解读等形式,用 “接地气” 的语言把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讲清楚、说明白。依托“送戏下乡”“百姓大舞台”等文化平台,常态化开展民族文艺进村(社区)活动,将民族团结主题融入歌舞、戏曲等节目中,让少数民族群众在喜闻乐见的文化体验中增强“五个认同”。创新宣传载体,通过讲述各民族共居共乐、互助共进的鲜活故事,大力弘扬民族团结主旋律,为各族群众团结奋斗凝聚思想合力。
精准帮扶促共富,夯实发展之基。草庙镇紧扣少数民族群众发展需求,以差异化帮扶政策推动各民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建立党员干部与困难少数民族家庭 “一对一” 帮扶机制,常态化走访了解群众诉求,用好用足医疗、教育、就业等帮扶政策,切实兜牢 “两不愁三保障” 底线。发挥 “红石榴家园” 阵地作用,联动民营企业搭建就业平台,优先吸纳少数民族群众就业,目前已有多家企业累计提供岗位 80 余个。规范土地流转流程,通过“合作社+少数民族农户”模式,让少数民族群众土地流转收益较往年提升15%;鼓励种养大户带动周边少数民族群众参与产业发展,既让群众通过务工增收,更帮助他们增强就业技能,实现“一人就业、全家增收”的良性循环,持续加快民族乡村共富步伐。
协同服务暖人心,密织交融之网。草庙镇将统战理念融入为民服务全过程,构建起多部门联动的民族工作服务体系。镇统战办联合组织办、团委、妇联等部门,定期摸排生活困难的少数民族妇女儿童情况,发动爱心人士力量开展走访慰问活动,累计为23 户家庭送去帮扶物资。在东灶村精心打造“红石榴家园”,设置文化展示区、交流活动区等功能空间,使其成为各族群众交流交往的“暖心驿站”。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在节日慰问、政策落实等细节工作中充分体现人文关怀,让“各民族一家人”的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暖心行动。
多彩活动添活力,凝聚同心之力。以传统节日和主题活动为纽带,草庙镇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让各民族群众在互动中增进情感。元宵节 “民族一家亲 欢乐闹元宵” 活动上,各族同胞一同猜灯谜、做灯笼,在欢声笑语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端午节 “粽香传情 石榴同心” 主题活动中,村组干部与少数民族群众围坐在一起,学政策、包粽子,让粽叶的清香裹紧民族团结的情谊。一次次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春雨般滋润着各族群众的心田,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扎根,共同描绘出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的生动图景。
如今的草庙镇,各民族群众手拉手、心连心,在团结中谋发展,在发展中促团结。该镇将继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升服务质效,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凝聚更广泛的民族力量。(施树青)